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当代有名当代思想家乔治·巴塔耶的早期哲思小说。本书共分三大部分:部分题为“鼠的故事”,形式上是主人公狄亚努斯的日志摘录。第二部分题为“狄亚努斯”,形式上是神父阿尔法的笔记摘录。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视角叠加后,可以还原出整个故事的完整脉络,构成了本书的第三部分,即题为“俄瑞斯忒斯”的部分。这部分形式上由诗歌和诗论组成。但这个看似松散的文本,实际上是巴塔耶对“不可能”概念的诗学演绎。也就是说,第三部分是对前两部分的概念性总结。它在形式上标记了巴塔耶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策源地”的身份。书籍特色
《不可能》为法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乔治·巴塔耶论及诗歌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由三个文本构成,分别是《鼠的故事》《狄亚努斯》《俄瑞斯忒斯》。这些由日记、小说、诗歌、文论等不同文体混合而成的文本,晦涩难懂,其意义难以把握。在色情而暴力叙述的外表下,巴塔耶似乎围绕“不可能性”这一核心观念论述了其对于诗歌的看法。他认为“唯有欲望与死亡的极端性才能让人获得真相”,“只有仇恨才能抵达真正的诗”,而诗“不是一种对自我的认识,更不是对某种遥远的可能性的经验”,诗的目的在于通过词语,召唤“那些无法企及的可能性”,召唤不可能性,如此诗才具有反抗的暴力。作者简介
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20世纪法国思想地层里定位幽深且持续影响的一大震源。其一生的写作和活动,以激烈打断和急剧偏转的形式,于文学、哲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艺术史等领域的交界处,在对色情、耗费、僭越、献祭和非知等主题的开掘中,塑造出一个又一个迷人且多样的知识地貌。尉光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出版有《不可言明的共通体》(与夏可君合译)、《艺术与诸众:论艺术的九封信》、《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奇遇》等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