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国文艺传统上,对作家作品的品评赏析,本亦有我们自己的独特的方式,这又完全是中华民族的,而不应也不能是与西方的一模一样。 先生的讲说之法,绝不陈米糟糠,油盐酱醋,流水开账,以为“美备”;也绝不同于较短量长,有意翻案,以耸动世人耳目为能事;他只是指头一月,颊上三毫,将那*要害、*吃紧的关节脉络,予以提撕,加之钩勒,使作者与讲者的精神意度,识解胸襟,都一一呈现于目前,跃然于纸上,——一切都是活的。书籍特色
★ 16开精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顾随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卓然特立的诗人、作家。他的第壹部旧体词集刊行于1927年,其词、曲、诗创作在三四十年代影响颇大,且是中国文学史上冣后一位创作杂剧的作家,早年亦创作有新体小说、散文、诗歌等
★ 顾随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授、教育家,自1920年以后,先从事中学的国文教学,1929年起先后在北京、天津多所大学任中国古典文学教授。他的弟子有很多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周汝昌、叶嘉莹、吴小如、郭预衡、史树青、颜一烟等便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 他又是一位有独见卓识的学者、研究家。他幼承父训,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文学根底,大学期间专修西洋文学与文艺理论,得到过沈尹默、周作人等诸多名家的指教,对禅学、书法亦有精深的研索。古今中外,文史哲禅,兼容博采,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道路与风格,从而在学术研究上见人所未能见,发人所未能发
★ 顾随生前创作、著述颇丰,却不以专家学者自居,独执著于做一个诗人、作家,故而研究著述生前较少刊行,“十年动乱”中更遭毁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经多方收集,已出版了《顾随文集》《顾羡季先生诗词讲记》《顾随讲义系列丛书》《驼庵传诗录——顾随讲中国古典诗词》等图书若干种。
★ 此版全集由顾随之女顾之京教授多年收集、整理和研究父亲遗作基础上,在众多前辈、后学的共同努力下辑得,经典性与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此次出版的十卷本《顾随全集(共10册)(精)》,总字数近四百万字,囊括了现今所辑得的顾随先生一生的全部著作文字,读者可借此窥知先生德业文章之全貌。
卷一为《词·曲·诗》,卷二为《小说·散文·日记·译作》,卷三为《论著》,依论词、曲、诗、文、小说、佛学、书法为序。卷四为《讲义》,含顾随先生讲“佛典翻译文学”、“古典文学批评”、“毛泽东诗词”三种及“唐代诗歌”中的三两节、《离骚》与《项羽本纪》两个短章。卷五、卷六为《传诗录》,顾随自一九二九年起执教于大学讲坛,讲授中国古典文学。本卷及以下两卷(卷六、卷七)所辑均据叶嘉莹、刘在昭等弟子当年的听课笔记整理编订而成,故定名为“传诗录”、“传文录”。传诗录两卷,辑入的是顾随讲授古典诗歌的实录整理稿,包括讲授先秦之《诗经》、楚辞,魏晋之三曹、陶潜以及唐诗、唐宋词、宋诗、元曲、静安词、《人间词话》等专题以及古典诗歌综述等。卷七为《传文录》,辑入的是顾随讲授中国古典散文的实录整理稿,包括讲授《论语》《中庸》《文赋》《昭明文选》《史记》等。卷八、卷九为《书信》。卷八收录顾随自一九二一至一九五九年近四十年间致卢伯屏、卢季韶信函四百八十九通。卷九辑入顾随给周作人、冯至、台静农、周汝昌、张中行、叶嘉莹、史树青等的书信共二百四十一通,依致师长、友朋、弟子、家人之序排次。卷十为《书法》。顾随精于书法艺术,曾师从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草楷皆工,是现代书法名家。本卷影印他的部分手迹。编为文稿、诗稿、书信、日记、临池、书翰、写经等部分。
以上十卷本的文字,均据原印本或手稿、原手抄稿做了细致的校订工作。
顾随(1897-1960年),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一生执教并从事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
他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卓然特立的诗人、作家。他的**部旧体词集刊行于1927年,其词、曲、诗创作在三四十年代影响颇大,且是中国文学史上*后一位创作杂剧的作家。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早年亦创作有新体小说、散文、诗歌,翻译过苏俄、日本作家的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
他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授、教育家。自1920年以后,先从事中学的国文教学,1929年起先后在北京、天津多所大学任中国古典文学教授。一生执教四十年整,以他的学识、修养、心血、品格登堂传法,讲学树人。他的弟子有很多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周汝昌、叶嘉莹、吴小如、郭预衡、史树青、颜一烟等便是其中突出的代表。近年,叶嘉莹教授又以老师的名号在南开大学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薪火相传,奖励在古典文学上学见初成的青年学子。
他又是一位有独见卓识的学者、研究家。他幼承父训,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文学根底,大学期间专修西洋文学与文艺理论,得到过沈尹默、周作人等诸多名家的指教,对禅学、书法亦有精深的研索。古今中外,文史哲禅,兼容博采,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道路与风格,从而在学术研究上见人所未能见,发人所未能发。生前印有《无病词》等六种词曲诗集,又有《稼轩词说》《东坡词说》《揣龠录》等多种著作问世。顾随生前创作、著述颇丰,却不以专家学者自居,独执著于做一个诗人、作家,故而研究著述生前较少刊行,“十年动乱”中更遭毁弃,何其憾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经多方收集,已出版了《顾随文集》《顾羡季先生诗词讲记》《顾随讲义系列丛书》《驼庵传诗录——顾随讲中国古典诗词》等图书若干种。
顾随六女之京教授多年致力于父亲遗作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在众多前辈、后学的共同努力下,现辑得顾随各类文稿及书信日记三百馀万言,另有书法一卷,编为十卷。各卷文稿的编排以及必要的相关情况,见各卷卷首之说明,此处不再一一列述。
有关全集的编辑工作,尚有几点说明:
一、顾随之文字,博古通今,融贯中西,纵横开阖,大部分著作写于二十世纪前半叶,当时的语言文字习惯与今天的文字规范用法有较大差异,如当时用“皮气”,今天用“脾气”;当时用“卤莽”,今天用“鲁莽”;当时用“担搁”,今天用“耽搁”;当时用“计画”,今天用“计划”;当时用“了草”,今天用“潦草”;当时用“孤负”,今天用“辜负”,等等。现为方便当代读者阅读,对这些文字逐一进行了规范处理。
二、文稿中疑似误记或笔误之处均加脚注说明。异体字、异形词和标点酌情做规范处理,间或出现的繁体字做简化处理,而不碍读者理解的句法及词语等一仍其旧。比如,卷五中《说(诗经)》部分:“汎彼柏舟”之“沉”字,作者引段玉裁话说明:“上汎谓汎,下汎当作泛。”故引文《邶风·柏舟》中的“汎”字做了保留,不做规范处理。又如,文中讲道:“‘猗’,叹辞(噗与欺不同。欺,悲欺;噗,叹美)。”其中的“叹”、“欺”不做规范处理。又如:“我心匪鳢”,“镒”,镜子。不涉及文字考证、训诂,其中的“镒”改为今天的规范字“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