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张元济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大变革时期,身处新旧、中西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的浪潮之中,顺应历史、与时俱进,兼而有多重身份,但认可以出版家、编辑家为归宿。他五十余年致力于商务印书馆的文化教育出版事业,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出版重镇。张元济先生的手书联语“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靠前件好事还是读书”,悬挂在商务印书馆的楼厅旁,其表达的固然是读书对于整个社会、民族的重要性,但将读书与积德二者并举的内在逻辑,实际上与海盐张氏家族的家训——吾宗张氏,世业耕读。愿我子孙,善守勿替。匪学何立,匪书何习。继之以勤,圣贤可及——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或许是深层理解张元济先生铸就书林伟业的钥匙。集中呈现以张元济先生为代表的海盐张氏家族家风,即编辑和整理本书的出发点。本书共辑录张元济写给亲人的书信316封,依据收信人与张元济的亲属关系将这些书信分为三辑——致子孙、致族人、致姻亲,每辑之前附有编者撰写的背景说明,帮助读者充分了解书信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生活背景,加深对书信内容的理解,感受一代文化大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为保证全书内容的准确性与很好不错性,本书特邀张人凤先生作序,并在书中收录了张人凤先生对书信所做的注释。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充分保留了信件的历史原貌,尊重作者的语言风格和书写习惯,将信中的批注等尽可能地还原。此外,为使读者获得更直观的印象,本书还收录了大量作者书信手迹及相关历史照片,使全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书籍特色
张元济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大变革时期,身处新旧、中西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的浪潮之中,顺应历史、与时俱进,兼而有多重身份,但公认以出版家、编辑家为归宿。他五十余年致力于商务印书馆的文化教育出版事业,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出版重镇。张元济先生的手书联语“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件好事还是读书”,悬挂在商务印书馆的楼厅旁,其表达的固然是读书对于整个社会、民族的重要性,但将读书与积德二者并举的内在逻辑,实际上与海盐张氏家族的家训——吾宗张氏,世业耕读。愿我子孙,善守勿替。匪学何立,匪书何习。继之以勤,圣贤可及——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或许是深层理解张元济先生铸就书林伟业的钥匙。集中呈现以张元济先生为代表的海盐张氏家族家风,即编辑和整理本书的出发点。
本书共辑录张元济写给亲人的书信316封,依据收信人与张元济的亲属关系将这些书信分为三辑——致子孙、致族人、致姻亲,每辑之前附有编者撰写的背景说明,帮助读者充分了解书信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生活背景,加深对书信内容的理解,感受一代文化大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为保证全书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本书特邀张人凤先生作序,并在书中收录了张人凤先生对书信所做的注释。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充分保留了信件的历史原貌,尊重作者的语言风格和书写习惯,将信中的批注等尽可能地还原。此外,为使读者获得更直观的印象,本书还收录了大量作者书信手迹及相关历史照片,使全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作者简介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壬辰年(1892)进士, 1903年年初入商务印书馆,创立编译所,主持编纂教科书、工具书,大量引进西学名著,主持校刊影印《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型古籍,把商务印书馆从一家小型印刷作坊发展成为民国时期集编辑、印刷、发行于一体的现代出版企业。他先后担任商务印书馆经理、监理和董事长。1948年当选为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以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