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的乐律

我国大约在周代创立了十二律理论,它标志着古代律学思维的基本成熟,并奠定了古代乐律学理论的重要基础。有关记载多见于后世成书的文献之中。十二律律名的完整记载,见于《国语·周语下》周景王与伶州鸠有关铸钟的谈话,其律名分别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音 Yi)、应钟。其中还提到七声音阶(“七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产论乐时有“ 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的论述,表明了七音以“五声”为骨干的古代传统乐律学思想。所谓“五声”,指以“宫、商、角、徵、羽”构成的五声音阶型态:“七音”是在“五声”基础上加有第四级与第七级变化音(如“变徵”、“变宫”)而构成的七声音阶形态。根据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出土乐器(埙、钟等)的测音,可推测在“五声”、“七音”形成前,曾有以“宫、角、徵、羽”四声作为音阶结构与音阶观念的历史阶段。

十二律制的建立,使旋宫成为可能。旋宫的记载首见于《礼记·礼运》中“五声六律十二管,还(旋)相为宫”的记录。此虽为后人所述,但仍然反映了周代的乐学思维。周代的旋宫理论强调了音阶中宫音的主要地位。《国语·周语下》伶州鸠谈到“夫宫,音之主也”,反映了有关宫音作为音阶主音的重要认识。

为您推荐

各类社会音乐活动

1)宫廷宴乐活动 自周以来,宫廷中宴享宾客的音乐称为“燕乐”。燕乐在使用上可分为“房中乐”与“堂上乐”等不同的编列形式。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室一百多件轩县乐队与东室小组..

歌唱艺术的发展

1)歌唱的普及 这一时期是古代声乐表演获普及发展的时期。当时出现了一些有成就的歌手,并以其歌唱活动促进了世俗音乐生活的繁荣。《孟子·告子》载“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

编撰成集的乐歌

1)最早的乐歌总集——《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在古代是入乐演唱的诗篇,故称“歌诗”。《诗经》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约五百多年的入乐诗歌三百零五..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春秋战国的乐器与乐律

1)曾侯乙墓出土乐器 1978 年在湖北随县发掘的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出土乐器,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乐器学、乐律学的杰出成就。这批出土音乐文物包括有编钟、编磬、鼓、琴、瑟、笙..

秦代乐府音乐

1)乐府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乐府”作为宫廷音乐机构的设置,在秦代便已开始,它在文化管理上 适应国政的大一统需要。汉袭秦制,乐府机构在汉武帝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

秦代乐器介绍

1)笛属乐器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有两支六孔横吹单管乐器。该墓殉葬品帐目竹简“遣册”中有“篴”字样,此为笛之古字,音义并同。汉代又有竖吹笛属乐器羌笛。汉代文献关于三孔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