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音乐家嵇康(223~263 年)在其音乐美学论著《声无哀乐论》中,对音乐审美的特殊现象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关于音乐审美心声关系的认识,是其音乐审美思想中最值得重视的方面,其认识大致有以下五个相互关联的层次:
①认为乐音及其运动形式具有自然谐和的本质属性;②认为乐音与人的情感之间具有“无常”的关系;③认为乐音对人的哀乐情感只起到“发滞导情”的作用;④认为人在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的哀乐情感,并非是音声给予的,而是
审美者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哀乐情感体验,只是由于音乐的“导情”作用才得以流露出来;
⑤认为乐音虽然不能表现哀乐情感,但它的运动仍能对人心理上产生“躁静”的情绪影响。
就嵇康音乐思想的整体特征而言,他一方面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将音乐当作名教工具的儒家音乐观,力求在音乐审美中,肯定人的主体地位而不是对名教的依附;另一方面他将思辨集中在对音乐审美规律特殊性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上,并从中提出一些至今仍具有相当理论价值的音乐美学观念。其论点打破西汉以来经学陈腐沉闷的气氛,在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
为您推荐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音响是指音乐音响。音乐是有赖于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但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要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形成。具备了基本的要素之后,音乐音响才能成为组织音乐的重要部分。这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