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弹词与鼓词

1)弹词

弹词是明清流行于南方的一种说唱音乐。其种类较多,其中以苏州弹词影响最大。弹词产生的历史,可上溯到宋代的“陶真”与明初的“词话”。明弹词基本用琵琶伴奏,也有用小鼓、拍板的。清康熙、乾隆年间,南方弹词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弹词家并形成各种流派。清中叶嘉靖、道光以后,有陈遇乾、俞秀山、毛菖佩、陆瑞廷被誉为弹词四大家。清咸丰、同治年间,弹词界又涌现一批弹词家马如飞、姚似章、赵湘舟、王石泉等。

2)鼓词

鼓词是主要流行于北方的一种说唱音乐。宋代鼓子词可能是其前源。现存最早鼓词传本有明代《大唐秦王词话》。鼓词一般称“大鼓”。大鼓有“大书”和“小段”之分。成本长套的长篇大鼓叫“大书”;摘取精彩唱段叫“小段”。大鼓种类多,流传广。在传播过程中,结合各地方言特点及传统音乐(戏曲、民歌等)风格特点,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大鼓形式。如西河大鼓、山东大鼓、京韵大鼓等都从戏曲、民歌中汲取音乐曲调并借鉴演唱咬字甚至伴奏诸种表演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大鼓的音乐。大鼓艺术在发展中亦涌现不少杰出的大鼓艺人并形成流派。

为您推荐

明清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1)花鼓 一种以演唱为主加有表演的汉族民间歌舞形式,又名“打花鼓”、“秧歌”。此乐种明代时起于安徽凤阳。清雍正、乾隆时期,花鼓在南方江浙等地传开,形成有花鼓戏。后由乡..

明清戏曲音乐

1)南曲“四大声腔” 元明之际,南戏逐步兴盛,它兼收并蓄,形成以南曲为主兼收北曲的唱腔结构。南戏在流传中融合各地民间音调及结合当地方言,形成不同的声腔体系,其中影响最..

器乐艺术的发展

七弦琴艺术在这一时期达到其历史发展中的又一高 峰,其艺术成就超越以往而有新的建树。明清时私人集资刊印琴谱风气盛行,从 15 世纪初到 19 世纪末 500 年间,先后刊出琴谱集约百种..

音乐表演艺术理论

乐律学的杰出成就——朱载堉的“新法密率”理论

古代乐律学理论发展至明代,产生了一项重大的突破。明律历学家、算学家朱载堉(1536—1611)先是在其所著《律历融通》(书前有 1581 年序)提出其“密率”关键计算方法,继而在其..

明清时期西乐的传入

明清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对外贸易经商的不断扩大,西乐的传入比以往明显频繁。明末,西洋音乐与乐器随西方传教士的来华而不断传入中国。当时处于中西商业贸易..

中国近代传统音乐的发展

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可以说是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形时期。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其间经历了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