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民歌小调表现内容的变化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随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舰利炮打开封关自守的中国门户,中国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这一时期的民歌,虽然在形态表现上仍保持了传统特点,如在内容上还是以男女私情为主,形式上也即兴自编唱词,填配传统的曲调或曲牌进行演唱等,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就是随着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掀起和高涨,在内容上出现了带有明确革命意识的革命民歌。

这些内容新颖的民歌,对这一时期此起彼伏的反帝反封建群众革命斗争作了生动反映和热情歌颂,如产生于清末的山东惠民民歌《洪秀全起义》(即《四月榴花火样红》)讴歌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广东民歌《三元里抗英童谣》、山东威海民歌《甲午战争》,赞颂了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河北安次民歌《穷人才能保江山》、河北曲阳民歌《打洋鬼子》等则歌颂了义和团运动。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歌中,也体现对当时清政府赔款割地、屈辱求和卖国行径的愤怒和不满,如蒙古民歌《引狼入室的李鸿章》,维吾尔族民歌《迫迁歌》(即《被赶出家园》)。

辛亥革命期间的湖北民歌《行军歌》、广东民歌《烧炮杖》以及《爱国五更调》、《民权歌》、《储金赎路》等,真实地载录了当时社会现实和部分革命反清市民群众的思想情感。“五四”前后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又涌现了反对军阀政府的《坚持到底》;直接反映北伐战争的《北伐曲》、《国民革命歌》和《工农兵联会歌》;以及体现工人罢工斗争精神的《京汉罢工歌》等等。这些民歌由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有别于传统民歌。

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大力提倡编唱新民歌,歌颂人民军队、歌唱新生活和革命领袖。从而涌现了《韭菜开花》、《苏区景》、《八月桂花遍地开》、《盼红军》等歌曲。抗日战争时期,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革命抗日根据地,展开了颇为兴盛的民歌编唱活动,产生了《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等亲切舒畅、淳厚深情的新型陕北民歌。同时民歌改编歌曲也得到重视,如安波用陕北民歌《打黄羊》改编的《拥军花鼓》、张寒晖采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编写的《军民大生产》、鲁艺文工团采用陕北道情编写的《翻身道情》、张鲁用陕北民歌《闪扁担》编写的《有吃有穿》,以及阮章竞采用山西秧歌调编写的《妇女自由歌》民歌独唱套曲等,已不再单纯地以旧调填新词,而是重在运用和发挥原民间歌曲中富有表现力的基本手法、特征,进行改造而用来反映新的时代特点和生活感受。

然而总体说来,这些民歌小调在音乐上仍以旧调填新词为主。它们是运用的曲调,一是采用民歌、小调、戏曲、说唱歌调和某些古典歌曲、器乐曲牌;二是采用学堂乐歌和部分五四时期创作歌曲的曲调;三是采用外国革命歌曲的曲调。

近现代的城市小调是古代城市小曲的延续,它们所采用的曲调多以明清以来的小曲曲牌如《五更调》、《孟姜女》、《无锡景》、《湘江浪》、《寄
生草》、《四季调》等。由于城市经济的畸型发展,和现实生活的急剧变化,商业性的城市小调演唱上的表演性加强,旋律上更注重润饰,并促使了城市小调以歌唱社会生活和时事新闻的新特点,这种小调常被称作“时调小曲”。时调小曲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若干社会现实,反映了群众爱国要求,但更大量的还是成为茶楼酒肆、妓院歌场的商品艺术,因此不少在内容上带有污秽色情。如《十八摸》、《知心客》等。

为您推荐

分析内容,让学生理解作品

  在进行一首歌曲学习之前,学生会对这首歌产生兴趣,教师此时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这首歌所要表现的内容,对于歌曲表达的感情与歌曲的曲调之间有什么联系,只有教师将内容分析透彻,学生才能理解歌曲感情,并且在演唱的时候更容易..

二句的变化重复。

   5.五句体   样本中的五句体,多为重复性(变化重复第四句)的五句体结构。如《红罗帐上望郎来》,即为五句体结构。    其他谱例还有《父母为我定下来》、《阿哥爱妹妹爱哥》,均为变化重复第四句而构成五句结构。..

音韵学及其现代转型

  人们对音韵学是比较陌生的,先看看音韵学是什么。罗常培曰:“音韵学是辨析汉字声韵调之发音及类别,并推迹其古今流变者也。”(《汉语音乐学导论》)意谓音韵学就是研究汉语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音韵学是中国的传统..

在音乐内容方面

多编演现代戏,促进戏曲音乐创作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内容决定行事。多编、演现代戏对繁荣发展戏曲音乐创作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戏的题材内容是反映这个时代的脉搏及这个时代人民的心声,表现、歌颂的是当代人物。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必然促使戏曲..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生动有趣的情景、形式和活动内容

  能够放手大胆让学生去动,去玩,去实践!让学生在玩中感受音乐,在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还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四肢的协调能力,使学生能够走进音乐中去,让学生喜欢音乐。例如..

歌词单调乏味,表面上“娱民”,实则“愚民”。歌词是歌曲内容的最直观表达

  笔者曾经找来十位非音乐专业的年轻人进行实验,选择一个独立空间,让被实验者有一个十分轻松的环境,采取录音及观察的方法进行记录,要求完整地演唱“神曲”,结果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坚持唱完一首歌。大家都唱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