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及民间曲调的采集、研究工作这一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五四”以后各地出版了不少时调小曲歌集,如 1920 年的《新编曲调工尺大观》、1922年的《雅声歌唱集》、《弦歌小集》、1925 年的《时调小曲大观》、1927年广州的《歌弦快睹》等,它们均以工尺谱或简谱刊行,弥补了明清民歌集仅录歌词不收曲谱的缺憾,使民间曲调得以记载保存。
1939 年春,延安鲁艺成立了“民歌研究会”,后更名为“中国民歌研究会”,1941 年又扩大为“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这个研究会一方面组织解放区音乐工作者采集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至 1946 年,这个研究会共采集民间乐曲(主要是民歌)三千余首,陆续编印资料丛刊十种,从而挖掘、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西北民歌。
四十年代国统区对民歌经常进行收集、整理、改编和演唱工作的是当时国立音乐院的“山歌社”,这个社团早在重庆时就已成立,抗战胜利后参加者曾达八九十人,他们先后出版了《山歌》、《山歌通讯》等壁报和油印刊物,编印了《中国民歌选辑》等集子,并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五声音阶及其和声》的专著,同时将一些民歌配上钢琴伴奏,进行加工改编后演唱,如江定仙的《康定情歌》、陈田鹤《在那遥远的地方》、谢功成《绣荷包》、伍雍谊《小路》及谢功成将《阿拉木汗》改编成的合唱曲,都曾受到了音乐爱好者的欢迎。
对民歌小调的学术研究工作这一时期也已开始起步。1920 年北京大学成立的“歌谣研究会”,出版了《歌谣周刊》;其后广州中山大学也成立了“民俗学会”,出版了《民间文艺》和《民俗周刊》,他们采集整理了全国各地不少民间歌谣,将其歌词置放到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进行了社会的、历史的比较和综合研究。从音乐方面对民歌研究有所涉及的,则以黎锦晖等人为最早。进入三十年代后,这方面重要的研究论文有吕骥的《谈秧歌腰鼓及花鼓》、《民歌的节拍形成》;安波的《高尔基民歌论的注脚》、马可的《“你妈妈打你”》、《陕北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民歌咏》,以及冼星海的《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民歌研究》等,由张鲁等写作的《怎样采集民间音乐》则从采集的方法及经验进行总结。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