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祈对传统音乐的研究

这一时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得到很大的发展,除了上面所述的专题论文之外,还出现了一批综合性的理论著作,这主要集中在中国音乐史学和律学方面的专著。二三十年代,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并产生较大影响的首推王光祈。

王光祈(1891——1936)于 1923 年赴德国留学至其去世期间,先后完成并出版了四十多种用中、外文写成的音乐论著和文章,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有《中国乐制发微》、《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中国音乐史》、《中国音律之进化》、《翻译琴谱之研究》等。在他的论著中,首先以西洋乐律科学理论,对我国历代庞杂的律学史料作了系统的整理,并对其发展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当时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乐律理论源于古希腊之说提出了质疑,而指出我国乐制可能与古代巴比伦有关的观点;同时他根据进化和音乐实践先于乐律理论的观点,认为律调只能是音乐和科学发展到一定高度时的产物;此外对汉代以后的京房六十律、钱乐之的三百六十律等,认为从音乐实践角度看没有价值等。

他的论著还涉及到中国传统乐器和乐队的发展,以及古代器乐作品、诗歌音乐、古谱翻译等诸方面研究。他在 1934 年的音乐博士论文《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则历史地考察了戏曲的音乐、表演形式等多方面的沿革。此外他用德、英等国文字撰写的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十多篇论文,发表在德、英、意等国的有关书刊上,包括 1929 年为重新修定的《大英百科全书》、《意大利百科全书》撰写的有关中国音乐的条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使之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音乐的窗口。王光祈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不仅在当时和后来对我国音乐学者有所启发,并对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我国比较音乐研究的先驱,王光祈还先后著有《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前者研究了中国、埃及、印度、阿拉伯、希腊及欧洲中古时代到近代的律制进化;后者介绍了东方一些国家的音乐情况。另外在《中西音乐之异同》、《千百年间中国与西方的音乐关系》等论著中,论及了中西音乐在乐律、单音音乐与复音音乐、音乐韵律和音乐美学等方面的异同,以及中外音乐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王光祈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不仅有纵向的历史考察,并有横向的比较,正由于他的研究建立在较为广阔的视野基础之上,因而较之当时国内外其他关于中国音乐的研究更为深入。

为您推荐

音乐学对音韵学的作用

   1、取法乎上    语音对音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历史悠久,所以人们的讨论和研究也较多。而现代意义的语言学研究在19世纪才出现,从事现代语言学特别是对人类语音的研究,音乐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语言学有很大..

音韵与音乐共同的物理属性及其区别

  构成人类语音的物理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也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质,语音和音乐的物质载体都是声音。音高在语音体现为语调、声调,在音乐体现为音阶的配列;音强在语音体现为重音、轻声等..

音韵学对音乐学的作用

   1、腔词关系   人们认识到语言音韵对音乐的影响由来以久,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可以说目前还是最为全面探讨这一问题的着作,杨氏总结了二者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明了语言音韵影响音乐的三个方面。..

在音乐内容方面

音乐欣赏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欣赏对象的选择,还是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音乐审美中音响的基本属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音响是指音乐音响。音乐是有赖于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但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要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形成。具备了基本的要素之后,音乐音响才能成为组织音乐的重要部分。这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