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民间歌舞

瑶族中有与汉族灯调相类似的节日娱乐性歌舞,但更具有民族风格的,还是瑶族在祭祖还愿的仪式中边舞边唱的祭礼歌曲,例如《跳盘王》、《长鼓歌》、《铜鼓舞歌》等。

瑶族长鼓舞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的瑶族聚居区,是传统的祭盘王仪式和巫术活动中所跳的舞蹈,现已发展为群众性娱乐活动。长鼓为木质鼓身,两端挖空,蒙以羊皮。击鼓时常将黄泥浆糊在鼓面上以调节音色,因此,这种舞蹈又叫黄泥鼓舞。

长鼓有大、小之分,广东排瑶地区的长鼓舞为男性舞蹈。舞者将大长鼓斜挂腰间,边击边舞。有双人对舞和众人圆舞等形式。广西大瑶山的大长鼓又有公、母之分。母鼓形短而粗圆,由领舞者挂在腰间。舞队由一只母鼓、四只公鼓组成。鼓手为男子,女子持手巾边舞边唱,穿插其间。小长鼓流行在广西大瑶山和湖南瑶族地区,通常是 2 或 4 人手持长鼓对打起舞。小长鼓轻便灵活,舞蹈动作丰富。长鼓舞常用唢呐、大锣、大镲伴奏,并有群众伴唱长鼓(黄泥鼓)歌。

为您推荐

日本歌舞伎的音乐功能

   日本的歌舞伎不是由演员自己来“唱戏”,演员只是说与做。其音乐完全由伴唱的歌唱演员和说唱演员,以及乐队来负责完成。因此搞清日本歌舞伎的音乐种类是很有必要的。按照音乐的功能,可将歌舞伎的音乐分成两种类型。..

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相互依存、借鉴、吸收的现象

  随着音乐市场的拓展和完善,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以及情感需求的理性化,中国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又不可避免地走到一起,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借鉴、吸收的关系。中国人有很深的民族情结,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正是扎根于这..

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概念和特征、历史概况及现状

  (一)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概念和特征   民族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源于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它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民间短篇诗歌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或民曲,是指在民间形成并..

详细的划分尤为困难。我们民族音乐的分类,按体裁形式基本分为:民间歌曲、

河南民间音乐顺应网络时代下的发展形式

  网络时代的到来,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涌现,国外音乐文化的引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我国传统民间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对文化的需求,在继承的基础上,保持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特色..

传承与发展河南民间音乐的建议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

简述河南民间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考古学研究结果证明,河南民间音乐萌芽可以推至“新石器时代”,假如单从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古老乐器)推断的话,河南民间音乐已经流传了大约有8000年历史。这些扎根于中原人民丰富的生活,辛勤的劳作活动的民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