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舍、勾栏和歌舞戏经过晚唐、五代的混乱局面,至宋复归于一统。从宋开国到南渡以前的一百余年,中原一带较少受干戈离乱之苦,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与发展。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工商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日益增长的对文化娱乐的需要,在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出现了群众游艺娱乐场所瓦舍。这种瓦舍遍布卞京的东西南北。最大的瓦舍有“大小勾栏棚”五十余座,有的可容纳观众数千人。所谓“勾栏棚”,就是在每个瓦舍里栏出一些可供演出的圈子。在这些勾栏中,分别演出不同的节目。诸如讲史、说书、角抵、歌舞戏、诸宫调、合生、武术杂技,以及影子戏、傀儡戏、说笑话、滑稽表演、装神弄鬼等等。不论风雨寒暑,日日如是。观众以广大市民为主,也有贵家子弟、官僚幕客、军校士卒等等。
金人挥戈南下,很快攻破汴京。宋王朝被迫南徙,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中原衣冠贵族、富商巨贾也随之南渡。在江南富饶的经济和优美的自然条件下,没过多久,南宋的统治者就把二帝(徽、钦二帝)被掳之辱,国破家亡之痛,赔款称姪之耻,忘得一干二净,陶醉在偏安享乐的小天地中。难怪诗人林升要用“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去讽刺当时的统治者纸醉金迷的生活了。
在临安,瓦舍勾栏也十分兴盛。“城内城外,合计有十七处之多。仅北瓦一处,就有勾栏十三座。”(吴自牧《梦梁录》)瓦舍勾栏的出现,为戏剧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良壤沃土,使各种伎艺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于是开始出现专业性质的剧团——戏班。他们在毗邻的演出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观摩、切磋技艺,共同把戏剧艺术推向前进;瓦舍勾栏又是“百戏杂陈”的演出场所,观众的流动性很大。一种伎艺要想经久不衰地表演下去,就必须不断改进演出内容,提高表演技巧,投合市民的口味,以招徕更多的观众。这样,大约和瓦舍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专门编写脚本的,当时称为“书会先生”或“京师老郎”的职业作者。这批剧作者,大都社会地位不高,经济上也不宽裕。他们编写剧本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受到群众的欢迎。戏班的生意兴隆,自己就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为此,他们编写出不少形式灵活多样的剧本。比如,有的剧本为了让观众迅速掌握剧情,在开头采用了“自报家门”的形式。即在演出开始时,先由一个角色出场,概括地向观众介绍一下剧情,并借以安定一下观众的情绪,便于正剧的演出;有的还在情节转折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向观众重叙演出过的剧情,以照顾流动的观众。在勾栏瓦舍演员和“书会先生”的共同努力下,促进了戏剧的发展形成。“起源于滑稽戏的宋杂剧就是在瓦舍勾栏中吸收了各种伎艺而形成的综合性戏曲艺术。”(张庚《戏剧的起源与形成》)至此,中国的戏剧正式形成了。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