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戏、影戏、金院本和诸宫调
傀儡戏和影戏傀儡戏就是木偶戏,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傀儡
戏一般认为起源于汉代,唐时已比较流行,大盛于宋代。宋傀儡戏,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形式也趋于成熟。仅据《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诸书记载,当时有悬丝傀儡(用线提木偶)、杖头傀儡(用手托的木偶)、药发傀儡(用烟火、爆竹来引发)、水傀儡(在水上演出)、肉傀儡(用小孩戴着面具,模拟木偶动作)等。后来还出现了“掌上傀儡”,俗称“布袋戏”(用三个指头舞弄傀儡的头部或两手)。这些傀儡戏,不仅能表演长短不同的故事,而且还有底本,演出十分方便,很受群众欢迎。
影戏或称皮影戏,是借灯光在布幕上显影的一种戏剧形式。传说这种戏起于汉武帝时,但直到宋代才见于书面记载。故一般认为影戏始于北宋,大盛于南宋。由最初的纸人,改为用坚固的羊皮;由开始的无色形状,变成彩色的装饰,同时还能在面貌上,分别出忠奸、邪恶与正直来。后来更发展为用人来扮演的乔影戏与大影戏。
傀儡戏与影戏虽是两种“假人演出”的戏,但却有着丰富的内容与比较完整的形式。已经“具备戏剧的形态与实质。它能够表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有固定的话本,有面部的表情,有衣服上的颜色装饰,并且还配合着音乐歌唱”(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擅长于表演傀儡和影戏的艺人。在当时的瓦舍伎艺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金院本“院本”本是行院(戏班)所用以演唱的底本,与当时说话人所用的说话的底本称为“话本”是同一意思。宋室南渡以后,在金人统治的广大北方地区,尤其是在燕京(今北京市)一带,聚集了一部分未随宋王朝南迁的瓦舍勾栏演员,逐渐形成了北方派的杂剧——金院本,促进了北方戏剧艺术的发展。金院本与宋杂剧虽名异而实同,是宋杂剧过渡到元杂剧的重要形式。它既和宋杂剧有继承关系,又有所发展。如演出时也用五人,称“五花爨弄”,同时还保留了艳段的节目形式。但金院本中的艳段形式却比宋杂剧丰富得多。增加了“拴搐艳段”、“打略艳段”等形式。“拴搐艳段”,能把宋杂剧在同场演出中两段内容毫不相干的节目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比较统一完整的戏剧节目。这显然是一大进步,向以后内容完整的戏剧剧目又跨进了一步。
金院本大都已失传。仅陶宗仪《辍耕录》就载有院本名目六百九十四种。
其中虽有若干种与宋杂剧同名,但仍可以看出当时金院本演出的盛况。
说唱戏说唱戏是伴以乐曲说唱故事的戏曲形式,俗称鼓子词,与现在的清唱类似。宋代说唱戏很盛行,形式多样,说唱的曲词也不少。主要有“大曲”、“诸宫调”、“缠达”、“破曲”等。
“诸宫调”,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说是北宋熙宁、元袺祐年间,泽州(今山西晋城)民间艺人孔三传首创的。开始在汴京说唱,称为北诸宫调;后来,南宋都城临安也十分流行,但在曲调、腔谱上都有了一些变化,故称南诸宫调。
“诸宫调”在形式上自有其特点:一是唱白相间;二是集合若干不同宫调的不同曲子说唱一个故事,可长可短,机动灵活;三是说唱时还有乐器伴奏,给后世的戏剧音乐开辟了道路。
“诸宫调”的曲本流传至今的已经极少。仅存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或名《弦索西厢》、《西厢弹调》)、无名氏的《刘知远诸宫调》(残本)和元代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残曲)三种。此外,还有南宋时代的南戏《张协状元》前面的一段诸宫调。以《西厢记诸宫调》保
存最完整,思想艺术价值也最高。
总之,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中国的戏剧起源很早,在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已开始萌芽。但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十分缓慢和漫长,头绪也很纷繁。直到唐代才有了一个比较长足的发展。从唐代的“参军戏”发展到宋杂剧、金院本,才把滑稽、歌舞、说唱、角抵等综合在一起,为演出一个故事服务。这样,我国的戏剧艺术基本上形成了。而这时已经是十二世纪的末期,中国的宋、金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