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杂剧的艺术成就

白朴工于情词,表现手法多样。同是以爱情为题材的杂剧,艺术风格往往各自不同。《墙头马上》是喜剧,《梧桐雨》则为悲剧;前者主要通过矛盾冲突去揭示人物鲜明、独特的性格;后者则依靠对人物心理刻画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墙头马上》寓庄于谐,妙趣横生;《梧桐雨》描摹明皇负疚、追悔的心态也动人心魄、催人泪下。充分显示出白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白朴杂剧的语言,无论是曲辞还是宾白都很优美动人。题材不同,使用的语言也各异。《梧桐雨》是一部以宫廷为主,描写帝王、贵妃爱情生活的剧,文词比较庄重、典雅、华丽;《墙头马上》是一出富于社会意义的婚姻爱情的杂剧。无论是曲辞,还是宾白都比较本色、通俗,真实生动,而又不失其清丽典雅。

善变陈意,化旧为新,也是白朴杂剧艺术手法重要特点。例如《墙头马上》是根据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诗敷衍而成的。作者十分巧妙地将其中的“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四句诗,描写成裴行俭迫害儿媳李千金的两个细节;要李千金把头上的玉簪磨成针;用游丝系住银瓶去井中汲水。证明她与裴少俊婚姻的合法与否。结果是簪折瓶坠,李千金被休弃。不仅深刻地揭示出裴行俭的故意刁难、狡诈专横、冷酷无情的丑恶咀脸。同时也表现出李千金坚强不屈的性格。还推动了剧情的向前发展,增强了戏剧色彩。《梧桐雨》的第四折——《雨梦》,可以说几乎都是从白居易《长恨歌》诗中的“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句演化而来。作者给唐明皇安排了一个十分典型的怀人环境:梧桐叶落的深秋,寂静孤独的夜晚,萧瑟冷落的深宫。秋风秋雨,不停地吹打着一树梧桐,凄凄惨惨,滴滴点点。在如此凄凉的环境下,怎能不引起唐明皇对往事的追忆,对爱妃的思念呢?正如张人和指出的那样:这段描写“俨然是一首秋雨赋,又如一篇抒情长诗”,既“抒写了唐明皇的一缕哀思”,又“缠绵悱恻,万转千回,极尽铺排之能事。”(见《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白朴真不愧是一位“善变陈意,化旧为新”的能手。

为您推荐

最早最大的元杂剧选集-《元曲选》

最早最大的元杂剧选集, 是明代诗文作家臧懋循 (? —1621) 选编的《元曲选》.又名《元人百种曲》, 100 卷, 每卷1 剧.除收录元人杂剧剧本外, 还收录了晚明初文人所作杂剧6 个.分为前后..

最早取得巨大成就的剧种

最早取得巨大成就的剧种, 是元代 (1271 年—1368 年) 的杂剧.它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歌曲、宾白、舞蹈等多种民间表演艺术而成的一种完整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歌剧.它标..

什么是戏剧

戏剧是演员扮演角色,是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戏剧一般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英文drama)即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

五彩缤纷的中国戏曲

四大声腔之一的昆腔

清代昆曲(流行于江苏一带),经过几代文人的加工整理,吸取了海蓝腔、弋阳腔和当地民间曲调后更加丰富,曲调舒徐婉转。伴奏乐器有:“笛、箫、笙、琵琶、鼓板、锣等,剧本主..

中国国粹——京剧

京剧是我国传播最广泛的剧种,也称国戏,已有200年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昆曲、秦腔的部分..

粗犷豪放的秦腔

秦腔流行于陕西及邻近各省,明中叶以前在陕甘一带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昆腔、戈阳腔、青阳腔的影响。音调激越高亢,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唱句基本为七字句,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