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的南移和衰落


元杂剧的高度繁荣,大概延续了一个世纪左右。这时的杂剧作家几乎都北方人。创作活动集中在大都(今北京市)及其附近地区。出现了不少有名的作家和很有价值的作品,把元杂剧推向鼎盛时期。随着元蒙统治者的挥戈南下,在征服南宋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因而对农业的破坏较小,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并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随着政治、经济的逐渐南移,杂剧创作也渐次由北方的大都移向南方的杭州。杂剧作家也由原来北方人垄断的局面,转而为南方人所代替,直到元末。

随着杂剧重心的南移,杂剧也由它的鼎盛时期逐渐走向衰落。除作家作品大大少于前期外,作品的内容也大都缺乏前期杂剧那种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矛盾,表达人民呼声的战斗性和批判精神。除个别作家的作品取得一定成就外,大都比较平庸。更缺少前期杂剧动人的艺术魅力。

元杂剧衰落的原因何在呢?

第一,从政治方面看,元蒙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不断总结统治经验,开始对南方实行一些切合实际的政策。诸如放宽南方庶族地主对土地的要求,使江南上层社会和元蒙统治集团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加之逐步改变过去游牧式的生产方式,注意到农业生产的重要,使南方经济得到很快发展,从而促进了全国政治的稳定,民族矛盾的相对缓和。这样,前期杂剧作家胸中所积压的郁愤,所要呐喊的社会不公,天道不平,在后期作家身上也就舒缓得多了。

第二,剧作家社会境遇的改变。元蒙统治者在逐渐改变政治、经济政策的同时,也渐渐认识到笼络和利用广大封建文人的重要。于是,在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开始恢复科举制度。一些文人,特别是一些生活在下层的文人看到了一条仕进之路。于是许多文人又埋头于青灯黄卷之下,致力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之中;忍受着十年寒窗之苦,出入于科场之门。从生活到思想,渐渐脱离人民。什么勾栏书会、躬践排场、面敷粉墨的创作实践,渐为他们所不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推移,亡国之痛逐渐淡忘,不满情绪慢慢消失。一些剧作家虽也写杂剧,但不过以此来遣兴、逞才或玩玩而已。谁也不会像前期剧作家那样去为社会的不公,人民的疾苦,发出呼天抢地的呐喊了。他们有时也会发发牢骚,表露出一些对社会的种种不满。但已由过去的揭露批判,变成了谏劝和期待。大大失去了前期杂剧的战斗精神。

第三,杂剧形式由成熟渐趋老化,束缚自身的发展。前面谈过,元杂剧的体制基本上是四折一楔子,由一人独唱;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不能随便改变或换韵等。这种艺术形式在度过它极其光彩辉煌的岁月之后,必然会逐渐老化。由新的,更适用的艺术形式去代替它。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复杂多变的。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更需要形式各异,长短参差,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它,元杂剧固有的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这种情况似乎在元杂剧的鼎盛时期就已被一些剧作家注意到了,因而出现了一部分突破元杂剧体制的作品。随着杂剧重心的南移,杂剧离开了产生它的北国土壤;加之南方杂剧作家的比重越来越大,境遇也远比北方作家好,脱离现实生活,远离人民,可写的题材,也几乎被前期作家写尽,要想写出杰出的作品,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他们只好在文辞技巧上,音律对仗上下功夫,形成一种形式主义倾向。这也是促使元杂剧衰落的一个原因。

为您推荐

印度古典梵语戏剧的衰落

从七、八世纪开始,古典梵语戏剧逐渐僵化,走向衰落。这里所谓衰落,主要不是指数量,而是指质量。衰落的标志主要是:一,在题材方面,一味依赖两在在史诗和往世书,或热衷表..

古代最重要的戏剧形式之一——宋杂剧

宋杂剧杂剧,最初是“杂戏”、“杂技”的意思,与后来称元人的戏剧为“杂剧”的意思完全不同。宋杂剧是中国最重要的戏剧形式之一。它是 在唐代参军戏和歌舞戏的基础上,糅合其..

元杂剧的组织结构

元杂剧在组织结构上表现出两大特点:一,基本上采用每本“四折一楔子”;二,采用旦本或末本的演唱体制,故在角色上有旦、末之分。在这两种组织结构形式下,再把歌曲、宾白、..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元代前期的杂剧(三)—马致远

..

马致远杂剧的艺术成就

马致远的杂剧,既不同于本色派的关汉卿,也有别于文采派的王实甫。 无论从艺术风格还是语言风格上看,都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马致远擅长于在辞曲中借他人之口,抒发自己胸中不平..

白朴杂剧的艺术成就

白朴工于情词,表现手法多样。同是以爱情为题材的杂剧,艺术风格往往各自不同。《墙头马上》是喜剧,《梧桐雨》则为悲剧;前者主要通过矛盾冲突去揭示人物鲜明、独特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