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天挺、秦简夫和无名氏的《陈州粜米》

元杂剧后期比较重要的作家还有宫天挺和秦简夫。

宫天挺,字大用,大名开州(今河北省大名县)人。生卒年不详。他历任学官,还做过钓台书院山长。曾被权豪诬陷,事虽最后辨明,但再也未被起用,客死常州。宫天挺擅长诗文词曲。作有杂剧六种。今存《范张鸡黍》、《钓鱼台》两种。

《范张鸡黍》,全名《死生交范张鸡黍》,取材于《后汉书·独行列传》中的《范式传》。写东汉山阳人范式与汝阳张劭友善,结为生死之交。范式跋涉千里赴张劭家登堂拜母,张家以鸡黍相待。约定来年张劭去山阳范式家,同样以鸡黍相待。不料,张劭不久即病故。托梦与范式,并告知他的死讯和下葬日期。范式千里迢迢,赶至张家,为张劭主丧下葬,并为之守墓百日。后经第五伦的推荐,官拜御史中丞。

《范张鸡黍》既歌颂了范式和张劭之间重然诺、守信义和死生不渝的交谊;同时也鞭挞、谴责了王韬的卑劣行径。特别是剧中通过范式的口,抨击了当时那些身为“朝贵”,占据“要津”的所谓“栋梁之材”,不过是一些“害军民聚敛之臣”而已;“都是些装肥羊法酒人皮囤,一个个智无四两,肉重千斤”的窝囊废。正是这些人凭借各种关系而官居高位,使贤士们仕进无门。曲文情词激愤,痛快淋漓,入木三分。借汉代人物之口,倾吐出元代文人久积于胸中的不平之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钓鱼台》,或作《七里滩》,全名《严子陵钓鱼台》或《严子陵垂钓七里滩》。写汉代严光(字子陵),鄙弃功名,隐居富阳,经常垂钓于富春山畔七里滩。王莽篡汉后,消灭屠杀汉室宗族。刘秀改名金和,潜藏于严光之家,才幸免于难。刘秀做皇帝以后,曾多次征召严光入朝。严光不慕富贵,仍在七里滩垂钓,甘心过闲淡的隐士生活。剧中既歌颂了严光不慕荣利,鄙视功名的精神,又表现出“隐居乐道”的消极避世思想。

秦简夫,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及生平事迹均不详。仅知他在元至顺(元文宗年号)时在大都就已有文名。后来寓居杭州,是一位从北方去南方的杂剧作家。所作杂剧五种。现存《破家子弟》、《赵礼让肥》、《剪发待宾》三种。

《破家子弟》,或叫《东堂老》,全名《东堂老劝破家子弟》。写扬州富商赵国器,有个败家儿子扬州奴。赵国器临死时,嘱托东堂老李茂卿好好管教他。赵死后,杨州奴更加放纵,挥霍无度。没有多久,就把父亲留下的那份家业挥霍荡尽,靠乞讨为生。后来在东堂老的多方劝导下,终于使扬州奴败子回头。《破家子弟》既无离奇古怪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太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故事也不复杂。作者通过平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或一席简单的对话,就能使人物的性格鲜明,形象突出。如对东堂老的严肃、诚恳,是非分明,忠人之托的品德,以及对扬州奴的苦心教诲的描写;对扬州奴的狂荡不羁,游手好闲,以及最后的真心悔悟的刻画;对无赖子弟们的帮闲活动的描绘等,都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的。剧中众多的科诨,不仅进
一步深化了主题,而且在调笑取乐中,增强了戏剧的诙谐、幽默与讽刺感。

产生极好的舞台效果。

《赵礼让肥》,全名《孝义士赵礼让肥》,取材于《后汉书·赵孝传》。写赵礼母子三人逃难,赵礼被秋山强人马武捉住,要取出他的心肝做醒酒汤。赵礼的母亲、哥哥得知后,立即赶赴山寨,争说自己肥胖,可替一死。马武被他们的“兄爱弟敬,为母者大贤,为子者至孝”的精神所感动,释放了他们。《剪发待宾》,全名《陶贤母剪发待宾》。写晋代陶侃对母亲十分孝顺,他的母亲也以信义严格要求他发奋上进。一次来了客人,因家里贫困,无钱购物招待。陶母就剪掉自己的头发卖钱待宾,给儿子作了榜样。后来陶侃果然成名。这两部戏,比较多地宣扬了封建的义夫节妇,孝子贤孙等伦理道德,价值不大。

在元人杂剧中,除有姓名可考的诸家外,还流传下来不少无名氏的作品。单《录鬼簿续编》就存目78种,现存30多种。其中不乏优秀之作。《陈州粜米》是其代表。

《陈州祟米》,全名《包待制陈州祟米》。写大宋年间,陈州大旱三年,颗粒不收,人民饥至相食。朝廷派刘得中,杨金吾前去救灾。他们不仅私自抬高米价,大秤收银、小斗售米,大肆搜刮百姓。而且还用敕赐紫金锤打死同他们辨理的农民张古。张子小古上告到开封府。包拯微服暗访,查明事实真相,智斩了杨金吾,又让小古以同样的方式,用紫金锤击死刘得中,为受害者雪冤。

《陈州粜米》不同于元代一般的公案戏。它涉及了广泛、重大的社会问题和诸多的社会弊端。如社会的黑暗、皇帝的昏庸、吏治的腐败、贪官的横行,以及元代贫苦百姓在天灾人祸交迫下的遭遇等。《陈州粜米》所牵动的社会面也是十分广阔的。被告刘得中、杨金吾的背后是刘衙内,还有支持派他们去陈州救灾的朝中诸大臣,甚至还包括那位昏庸的皇帝。打死人不偿命的紫金锤、“赦活不赦死”的赦书,不都是出自那位昏庸的皇帝的手吗?原告看似仅小古一人,实际上他得到包拯的支持,代表了全陈州的百姓。

《陈州粜米》中的包拯形象,是所有元代公案戏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它没有着力去刻画包拯威仪万千,铁青着面孔,十分严肃的神态;也没有过多地描写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料事如神,任何再难的案件,只要到他手里,都能很快得到正确解决的才智。在近现代舞台上,包拯的形象更是被公式化、脸谱化了。只要包拯在舞台上一亮相,就连三岁的孩子也能认出他来。首先在脸谱上给人留下一个鲜明的标志——漆黑的脸上画着一个月牙,人称黑包公;前后左右四位听差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紧紧相随,外加一个书僮包兴;贪官污吏、流氓罪犯,只要一见到他或看到他那无情的铜铡,无不吓得胆战心凉;有时在包拯的形象上还加上一些神异迷信色彩。近期上映的香港电视连续剧《包青天》不就是如此吗?

《陈州粜米》中的包拯,则是一位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喜剧人物。乔装私访一段就洋溢着十分浓厚的民间喜剧色彩。包拯去陈州,没有摆钦差大臣的架势,鸣锣开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地入城办案。而是微服私访,把自己打扮成庄户人家模样。甚至干着为妓女王粉莲笼驴、扶上搀下的差事。就在这幽默、风趣,洋溢着一片喜剧性的气氛中,轻松愉快地从“知情人”口中掌握了赃官刘得中、杨衙内的全部犯罪事实。到了接官亭,包拯又被吊在槐树上,忍着极大的羞辱和痛苦,一声不吭地听仍其摆布。为的也是进一
步证实刘得中、杨衙内所犯下的罪行。作者在突出包拯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性格特点的同时,也未忽视描写他聪明、干练,办案干脆利落的特点。包拯深知,他虽然掌握着皇帝赐予的势剑金牌,可以先斩后奏。但凭他多年作官的经验,在官官相卫,皇帝说了有时也不算数的社会里,势剑金牌有时也不管用。更何况在刘得中、杨衙内的手中也握着御赐的紫金锤呢!因此,包拯在辑拿妓女王粉莲的同时也把紫金锤弄到了手,作为刘得中、杨衙内作贱皇权的有力证据。并立即将杨金吾推出市曹斩首,又命小古用紫金锤将刘得中打死。等到皇帝的“赦活的不赦死的”赦书来到时,这一纸赦书不仅未能救活刘得中的命,反而保全了受害者小古。既表现出了包拯惊人的智慧,又寄托着人民的理想愿望。

剧中对包拯的内心矛盾和复杂的思想活动也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多年的宦海生涯,使包拯十分明白,在奸邪当道的社会中,凡是敢与权豪势要作对的忠臣贤士,大都惨遭屈死,没有好的下场。比干、屈原不就是如此吗?眼下的陈州粜米一案,就是一个要与权豪势要刘衙内等作斗争的辣手问题。对他来说委实有力扛九鼎之难。因此,他想要急流勇退,辞官归隐,“从今后,不干已事休开口”。然而秉性刚直的包拯。听完小古的诉状后,立刻激起了他对权豪势要的愤恨,一定要为百姓伸冤雪恨的念头也油然而生。并马上动身去陈州,“与陈州百姓每分忧”。通过这些内心活动的描写,使包拯这个人物更具体生动,有血有肉,可敬可亲。完全去掉了某些包公戏中将他神话的色彩。

为您推荐

第八章宋元南戏

..

南戏的兴起

南戏最初全是由南方民间小曲组成,是一种在民间村坊演出的歌舞小戏。因此,明徐渭说:“‘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其曲,则宋人词而..

南戏的体制

宋元南戏,前后经过了两个朝代的递变,二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其发展经历虽远远超过了杂剧,但南戏剧本流传至今的却是寥寥无几。据近人通过各种办法辑录到的宋元南戏剧目共有2..

宋、元南戏的早期作品

南戏四大本——荆、刘、拜、杀

从《张协状元》等早期的南戏剧本中,虽然可以看到我国古典戏剧剧本的雏形,和曲、白、科三者溶为一体的基本格式。但总的说来,这些早期的南戏结构还比较松散,语言芜杂粗糙,..

高明和《琵琶记》第一节高明的生平与创作

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大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高明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祖父、父亲入元后都没有做官。高明早年在家乡读书,学问渊博,..

《琵琶记》主旨和人物形象

《琵琶记》主要是写青年书生蔡伯偕,博学多才,不图仕进,甘守清贫,力尽孝道。在父亲的逼迫下,辞别双亲和新婚两月的妻子赵五娘,赴京赶考,一举状元及第。皇帝封以议郎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