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
如前所述,《浣纱记》是把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成功地应用于传奇形式的第一篇作品,昆山腔自此便崛起于戏曲舞台之上,并很快取得了压倒其它声腔的优势。尤其是从明万历到清中叶,是昆山腔传奇最为得意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戏剧史或戏剧文学史,都以它为主要研讨对象。
昆山腔传奇剧本体制,是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保持了宋元南戏固有的一些特点而又有所发展提高。它的体制特点主要是:
1.篇幅上仍没有限制。但总的说来,篇幅较长,尤其是前期剧作,三、四十出、四五十出的剧本,都是司空见惯的。并且不少传奇又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最后一出叫“小收煞”,下卷结束叫“大收煞”。由于剧本太长,难以卒演,所以艺人上演时往往只演出其中精彩部分,折子戏即源于此。鉴于剧本太长的弊端,到了后期剧本渐趋压缩,一本二三十出甚至更短的,也为数不少。
2.结构格式与宋元南戏无大区别。一般是第一出为“副末开场”(即“家门大意”),由副末上场用一两首词报告演出宗旨和剧情大意。第二出是男主人公“生”出场;第三出是女主人公“旦”出场。大都是先用唱词念白做自我介绍,然后展开情节。作者安排场次时要尽可能照顾脚色行当的劳逸、冷热场子的调剂等,使唱、念、做、舞诸种艺术手段均能有效发挥。
3.在音乐上,昆山腔传奇较宋元南戏更加成熟。它既吸收了杂剧音乐结构严谨的优点,又保留了南戏音乐的灵活性。即“一折戏中若干曲牌既有宫调的变化,同时又依一定的宫调运用法则来加以规范。”①在曲牌上,它大量继承了南戏各种唱腔的曲牌,又吸收了北曲曲牌,使曲牌数量大增;同时,还采用了“借宫”、“集曲”、“南北合套”等音乐手段,大大丰富了戏剧表现生活及人物性格的能力。演唱方式仍承袭南戏,比较自由。
4.脚色分工较宋元南戏更为细密。南戏有七个基本脚色,昆山腔传奇为十二个。即所谓“江湖十二脚色”。十二脚色名称各书记载不尽一致。明王骥德《曲律·论部色》云:“今之南戏(按:指昆腔传奇)则有正生、贴生(或小生)、正旦、贴旦、老旦、小旦、外、末、净、丑(即中净)、小丑(即小净)共十二人或十一人。与古小异”。清李斗《杨州画舫录》曰:“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四人谓之女脚色。打诨一人,谓之杂。此江湖十二脚色”。并且随着昆山腔传奇表演的进一步发展,脚色分行还有发展。
5.昆山腔传奇的内容一般比较曲折、情节比较复杂。清·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而不传。”这与传奇的长篇巨制结构是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