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坛一朵亮丽无比的清荷——戴爱莲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被中国历代文人雅士誉为“花中之君子”。在中国近现代舞史上,也有一位品性若荷的“花中君子”,她热情刚正、为人坦诚,心似莲花般明净无瑕。她,就是舞坛一代奇才——归侨舞蹈家戴爱莲。

戴爱莲,1916 年出生在美丽的特立尼达岛上。她家为三代华裔,祖籍广东新会。从小就喜爱跳舞的戴爱莲,童年就是在特立尼达岛上的树林和海滩上度过的,大自然这个神奇的艺术之母,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培养起对自然和艺术的挚爱之情,也使她拥有了一种原始状态的活力和节奏感。12 岁时,戴爱莲考入当地由白人办的舞蹈班,在班里戴爱莲是唯一的有色人种的孩子。

14 岁时,她跟着母亲和两个姐姐横渡大西洋,来到英国伦敦,穿上了她一生都不曾脱掉的“红舞鞋”。

学舞之初,戴爱莲先后进入著名英国舞蹈家安东·道林芭蕾舞教室和玛利·兰伯特芭蕾舞学校,在名师指导下学习欧洲古典芭蕾舞。不过,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她逐渐感到当时的古典芭蕾还缺乏表现力,不能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新的美学观念。有一天,她在伦敦看到德国表现主义舞蹈家玛丽·魏格曼的表演,顿感耳目一新。魏格曼那极富现代意识的舞蹈,像一股电流一样强烈地撞击着戴爱莲的心。正赶上魏格曼舞蹈团演员莱斯里在伦敦开办了一个舞蹈工作室,戴爱莲便于 1936 年考入该班,潜心研究现代舞。但逐渐地,戴爱莲又发现现代舞虽有诸多长处,但缺乏系统的技术。她希望有一种能集二者之长的舞蹈形式,于是,她大胆地提出了现代舞和芭蕾舞在技巧上要互相借鉴、互为补充的见解。然而这种设想显然在芭蕾和现代舞当时无法逾越的鸿沟面前被视为异端,她为此付出了代价:她被学校开除了。尽管如此,戴爱莲并没有屈服,因为她发现了自己理想的舞蹈形式。两年后,她在伦敦看到了尤斯芭蕾舞团的演出,顿时大喜过望,开始迷恋这种把人体动作与内在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有良好的技术,又有丰富的表现
力的理想舞蹈形式。

1937 年,芦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着中华大地,这件事深深地触击着戴爱莲的心,她为同胞所遭受的苦难而深感痛楚,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深感焦虑。她像许多爱国华侨那样,想方设法为祖国分忧解难。在伦敦她多次参加中国运动委员会为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大同盟的募捐活动演出。为此,她编演了《惊醒》、《前进》等舞蹈,以唤醒更多的民众奋起投入抗日的斗争之中。

1939 年,戴爱莲的心早已与燃遍抗日烽火的祖国连在一起,回归祖国之志日益坚定。1939 年底,戴爱莲终于登上了中国当局接留学生回国的轮船,实现了她多年的梦想。1940 年 1 月,戴爱莲到达香港,受到宋庆龄热情的接待。珍珠港事件后,戴爱莲与一些文学艺术家绕道澳门到达广西桂林,最后到了重庆。当这位年方 24 岁的舞蹈家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时,她眼含激动的泪花,兴奋得不能自已。从此,只要有机会,戴爱莲就积极参加义演募捐活动,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奔走。

1941 年 7 月,为欢迎戴爱莲回国,由吴晓邦、戴爱莲、盛婕三位舞蹈家在重庆举行了舞蹈专场演出。他们的精彩表演,被报界誉为“新舞蹈的先锋”。此后,戴爱莲努力开拓耕耘着舞蹈这块新兴的园地,她创作和演出的舞蹈作品主要有:《惊醒》、《前进》、《东江》、《游击队的故事》、《思乡曲》、《卖》、《空袭》以及芭蕾《森林女神》、现代舞《拾穗女》等。她创作的《朱大嫂送鸡蛋》,在学生和社会青年中广为流传。

戴爱莲在重庆生活的 5 年,常有机会与周恩来、邓颖超接触。他们经常关心和鼓励戴爱莲要为发展中华民族的舞蹈而努力。戴爱莲开始致力于中国民族舞蹈的寻根。经过有心人的搜集和整理,在慢慢的积累中戴爱莲逐渐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舞蹈局面。1946 年 3 月 6 日,她在重庆青年馆举行首次“边疆音乐舞蹈大会”。表演的舞蹈有:《瑶人之鼓》、《嘉戎酒会》、《羌民端公跳鬼》、《哑子背疯》(见图 9)、《倮倮情歌》、《巴安弦子》、《春游》、《青春舞曲》、《坎巴尔汉》等 10 余个舞蹈,其中表现了汉、藏、维吾尔、彝、瑶、羌 6 个民族的舞蹈文化。一些著名的文艺界人士纷纷称赞她开了整理、加工中国民族舞蹈的先河,感谢她在挖掘中国民族舞蹈艺术宝库中所做出的贡献,称她为“边疆舞蹈家”。

1946 年 8 月,戴爱莲又带着这台晚会移师上海,在上海逸园一连公演了四场,在上海引起了很大震动,它像一股清风,吹散了上海艺坛被靡靡之音所污染的恶浊空气。很快在大、中、小学中风行起来。1946 年 9 月,戴爱莲赴美考察、探亲。她把中国边疆舞介绍给美国文艺界,改变了外国人以为中国除了梅兰芳的剑舞外,再也没有其它舞蹈的错误概念。

图 9 戴爱莲表演《哑子背疯》

1948 年,戴爱莲在北京各大学教授边疆舞。1949 年 1 月北平和平解放,她在迎接解放军入城大会上,表演了《青春舞曲》。2 月 27 日,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举行舞蹈专场演出,她表演了 9 个舞蹈作品,郭沫若、周扬、田汉、艾青等观看了她的表演,并祝贺她演出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爱莲先后担任过华北大学三部舞蹈队队长、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歌舞团团长及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等职,创建了中央芭蕾舞团。戴爱莲在解放前后,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民族舞蹈,创
作了《荷花舞》、《飞天》等一系列优秀舞蹈,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舞蹈人才。

1995 年末,在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金秋风韵”舞蹈晚会上,年近八旬的戴爱莲又英姿勃发地登上了舞台,跳起了富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人人跳》。1996 年,中国舞协在北京为她举办了 80 岁华诞的生日会,会上她被舞界称赞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拓者。的确,在中国现当代舞蹈事业的发展中,戴爱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您推荐

声色追求与舞蹈进化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里,原有的制度和观念逐渐变化了。最突出的例子是原始社会的公开选举制“禅让制”,在这一时期,由夏禹的儿子夏启废除了。夏启杀死了原“禅让制..

人类生存与舞蹈雏形

原始社会人类生存状况极其低下,穴居野处,茹毛饮血。人类的进步首先是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提高。我国古代传说记载,原始先民“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其害”,其后“燧人氏..

“制礼作乐”与“礼崩乐坏”

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侈,刚愎拒谏,搜括剥削,重刑镇压。人民的负担和社会矛盾都达到极点。这种社会现象,呼唤着一位圣贤君主,来结束这种状况。于是,周武王联合了庸、蜀、..

早期舞蹈 祈神求天 记事象功

秦朝舞蹈--兼容并取艺高技强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东周列国逐鹿中原的混乱局面,在“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气势中结束了。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封..

“秦王扫六合”掀起汉舞泱泱大国气象

春秋战国以来的,多姿多彩的七国乐舞文化及其它表演艺术,汇集一起,在汉代安定繁荣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百戏”。这是汉代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百..

分裂与割据,推进舞蹈交融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被西晋王朝短暂统一之后,接着又陷入东晋与十六国、南朝与北朝的对峙局面。分裂割据、连年战乱 300 多年。这一时期,舞蹈的发展主要贯穿在《清商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