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据《元史》载,关中一带,数年无雨,旱情严重,以至“饥民相食”,“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天历二年(1329),隐居八年不出的张养浩,以六十高龄,特拜陕西行台中丞,领赈灾事。《元史》本传说他,“道经华山,祈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旱情缓解,生灵得救,一贯关心民生疾苦的张养浩,该是多么兴奋喜悦啊!他在套曲《一枝花·咏喜雨》的起首曲中写道:“用尽我为民为国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然后还写了他对挣扎在死亡线上流民生活的无限焦虑以及他虚幻的希望,等等。而这支《得胜令》则只是着重于抒发得雨当时的狂喜之情,“一雨足沾懦”,不仅滋润了土地,而且也浸润了农民和诗人的心。农民忘情起舞,舞破了充满绿色生机的蓑衣也在所不惜。诗人也“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同身受的欢喜之情,简直无法找到表达的方式。全曲状写传神,极具感染力。
为您推荐
【原文】: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原文】: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绝..
【原文】: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
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
归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
【原文作者】:陶潜
【鉴赏】: 诗人询问从天目山来的人,问家屋南窗下,如今长了几丛菊花,蔷薇想来已经抽枝,兰..
【原文】: 我从铜州来,见子上京客。
问我故乡事,慰子羁旅色。子问我所知,我对子应识。
“朋游总强健,童稚各长成。华宗盛文史,连墙富池亭。
独子园最古,旧林间新坰。柳行随堤势,茅斋看地形。竹从去年移,梅是今年荣。渠水经..
【原文】: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原文作者】:李白
【鉴赏】: 这首诗一题作《山中问答》。
俗人问他为什么喜欢栖息在青翠苍绿的山中,按常理接下来诗人就要作出答案,可是却..
【原文】: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原文作者】:苏轼
【鉴赏】: 这首诗无论从内容或表达方式上看,都比较怪。
因此清代纪昀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搜辑者强收入集。千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