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集。蒋光赤著。长江书店 1927 年 1 月初版。
收新诗 23 首,目次为:《余痛》、《我们所爱者一定在那里》、《罢工》、《我本是一朵孤云》、《诗人的愿望》、《海上秋风歌》、《怀都娘》、《我是一个无产者》、《哀中国》、《单恋之烦恼》、《耶稣颂》、《过年》、《给——》、《也或者你太过于丰艳了》、《哭孙中山先生》、《血花的爆烈》、《我要回到上海去》、《北京》、《我背着手儿在大马路上慢踱》、《在黑夜里》(致刘华同志之灵)、《血祭》、《朋友——》、《〈鸭绿江上〉自序诗》。
《哀中国》显示了与《新梦》迥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在思想上它更加深沉,在艺术上也更加成熟。由于诗人告别了幸福明朗的“赤都”,回到苦难深重的祖国,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而在诗作中减少了前期激昂高亢的浪漫主义因素,仿佛从美国高缈的云端,落回了坎坷崎岖的大地,诗人不再讴歌社会主义的“新梦”,而是以现实主义的笔触真实生动地描摹中国社会,为它吟唱一曲曲愁苦悲壮的哀歌:这里的农民被帝国主义残害以至家破人亡(《余痛》);这里的工人被资本家盘剥不得不起来反抗(《罢工》);这里的革命者为迎接光明,被反动派残忍地枪杀在“黑夜中”( 《在黑夜里》)。诗人怀着对祖国对人民诚挚的感情,悲愤的倾诉:“哀云山呵我涕泪飘零,想国事啊我满腔羞愤。”(《血花的爆烈》)诗人明确地认识到:“谁个能将现社会的缺点、罪恶、黑暗 痛痛快快地写将出来,谁个能够高喊着人们向这些缺点、罪恶、黑暗 奋斗,则他就是革命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就是革命的文学。”(蒋光慈《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 《哀中国》正是体现了诗人这种文学主张的真正的“革命文学”。在诗集中,真诚的爱国主义心曲和对苦难大众的深切同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诗集悲愤激壮的主旋律,产生了一种荡气回肠、发人深省的艺术感染力。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