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集。胡适著。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0 年 3 月初版,同年 9 月再版,1922年 10 月刊行了经作者增删的增订 4 版。
收现代新诗 69 首(初版),包括:《尝试篇(有序)》、 《孔丘》、《他》、《虞美人(戏朱经农有序)》、《论诗杂记》(3 首)、《寒江》、《沁园春·新俄万岁》、《一念》、《人力车夫》、《新婚杂诗》(又一首)、《四月二十五夜》、《看花》、《送叔永回四川》,《自题〈藏晖室札记〉十五册汇编》、《我的儿子》,《周岁——祝〈晨报〉一年纪念》、《去国行》(2 首)、《翠楼吟·庚戌重九》、《水龙吟·绮色佳秋暮》、《游影飞儿瀑泉山作》、《送许肇南先甲归国》、《墓门行》、《水调歌头·今别离·有序》、《蝴蝶》、《赠朱经农》、《中秋》、《江上》、《黄克强先生哀辞》、《十二月五夜月》、《沁园春·二十五岁生日自寿》、《病中得冬秀书》、《“赫贞旦”答叔永》、《生查子》、《景不徙篇》、《朋友篇·寄怡荪、经农》、《文学篇·别叔永,杏佛,觐庄》、《百字令·六年七月三夜。太平洋舟中,见月,有怀》、《鸽子》、《老鸦》、《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新婚杂诗》(5 首存 1 首)、《老洛伯》(译诗)、《你莫忘记》、《如梦令》、《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关不住了!》(译诗)、《希望》(译诗)、《“应该”》、《一颗星儿》、《“威权”》、《小诗》、《乐观》、《上山》、《一颗遭劫的星》、《许怡荪》、《一笑》。附《去国集》,包括:《耶稣诞节歌》、《大雪放歌》、《久雪后大风寒甚作歌》、《哀希腊歌》(译诗)、《自杀篇》、《满庭芳》、《临江仙》、《将去绮色佳,叔永以诗赠别,作此奉和。即以留别》、《沁园春·别杨杏佛》、《送梅觐庄在哈佛大学》、《相思》、《秋声》、《秋柳》、《沁园春·誓诗》。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白话新诗集。它是“五四”时期胡适关于“白话文学论”的实验成果。《尝试集》这一定名出自于作者的实验主义,并对实验主义进行了歌吟,主张“自古成功在尝试”。《尝试集》中大部分诗集是以抒发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为主题内容的,但其中也有一些现实性强、政治倾向鲜明的诗篇,如《一颗星儿》、《黄克强先生哀辞》、《“威权”》等,这类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尝试集》作为我国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其中正文的前半部分多为五七言诗,后半部分形式上以白话入诗,句不限长短,声不重仄平,采取自然音节,开始打破旧诗律的束缚。但在许多诗中仍留有旧诗词的明显痕迹,正如作者所说:”这五年来的诗很象一个缠过脚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她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及“内中虽然还有许多小脚鞋样,但他们的保存也许可以使人知道缠脚的放脚的痛苦 。”这便是作者摆脱旧诗词走向新诗过程的自述。
唱给延河 新诗集。严辰著。文化生活出版社 1950 年初版。内分 3 辑,收现代新诗 28 首。第 1 辑“星的歌”包括:《星的歌》、《野花》、《夜航船》、《外祖国》、《歇夜》、《夜行》、《沙窝》、《花马
池》、《城头上》、《缝》、《生产短歌》、《塔》;第 2 辑“漠地诗钞”包括:《马》、《阿拉川》、《马会》、《沙漠》、 《庙子》、《井泉》、《夜》、《晨》;第 3 辑“唱给延河”包括:《我来了》、《在河边》、《播种》、《黄昏》、《故事》、《暂别》。这些作品创作于 1941 年至 l942 年
间。作者来到了想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好象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创作激情奔涌,《唱给延河》就是在这种激昂奋进的精神状态下创造的,对于现实生活反映得过于理想化。第 1 辑“星的歌”共 12 首,诗中着重反映了作者对新生活的感受与热爱,其中写于 1943 年的《生产短歌》,表现了大生产运动的热潮以及诗人的思想变化。第 2 辑“漠地诗钞”共 8 首,是作者 1941 年秋冬在陕北“三边”和伊克昭盟生活的真实再现,它描绘了波浪起伏的沙漠、自由奔驰的马群和那热情豪爽的蒙古牧民的生活。第 3 辑“唱给延河”共 8 首,通过对延河的歌唱,热情歌颂了延安美好的新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圣地延安和根据地人民的爱戴。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