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长诗。臧克家著。原名《范筑先》,1942 年 7 月在《诗创造》上连载。1942 年 12 月,由重庆东方书店出版单行本,卷首有诗人的自序。
《古树的花朵》全诗 5000 余行,以山东抗日英雄范筑先为主人公,谱写了一曲史诗般的英雄主义颂歌。长诗主人公范筑先本是一个鲁北地区的专员。当日寇铁蹄踏向山东,中国守军在“韩主席”带领下仓惶撤离,千百万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他挺身而出,组织人民奋起反击、守土抗战。在战斗中,他的儿子死了,女婿也死了,女儿范树琨以一个女儿身接替弟弟的职位,担任“挺进队长”。范筑先忍受巨大的悲痛,没有流一滴泪。他率领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最后终于因众寡悬殊,身陷重围,以身殉国。长诗以热情洋溢的笔触歌颂了这位顶天立地的抗日英雄,颂扬了中华民族坚韧顽强的品质和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长诗取名为《古树的花朵》,因为“范筑先,是一个新的英雄。他以惊人的老龄和毅力推开过去,用战争为国家民族和自己另辟一个崭新的生命。 他是一颗老人星,他是一棵古树,在大时代的气流里开出了鲜红的花朵。”(《古树的花朵·序》长诗虽然贯穿着浪漫主义的英雄气质,但并没有陷于空泛和臆造,而是细腻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读来真实可信。在自序中,诗人总结道:“‘英雄’这两个字并没有先人为主地得到我的心。我只想把范筑先写成这样一个人物:时代把他从陷身已久的古井筒中打捞出来,用不屈的决心去打击敌人,建立自己的理想。他有一副新的概念,他接近群众,领导群众,而目的在拯救他们,因为,他认清了时代,也认清了民众的力量。他有欢喜,也有眼泪,有决心,也有矛盾,不存心把他写成一个英雄,只想把他写成一个和群众连结着的有血有肉的人。”“我的范筑先是我用自己的心血塑成的一个艺术形象。”长诗凝聚了诗人的真挚情感,也表现了他出色的艺术才思。在形式上,长诗的音律、结构都比较自由,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有传统的民族叙事诗的风格。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