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叙事诗。黄药眠著。广州群力书店 1947 年 10 月初版,被列入“南方诗丛”。是作者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代表作品,表现了他出色的叙事技巧和驾驭语言、音韵的能力。
全诗以抗战末期震惊国内外的桂林大撤退为总体背景,用悲凉、苦涩的笔在这幅灰暗的画布上,描绘了一系列人间惨景。这里既有被炮火冲散了家人无依无助的孤苦流亡者,也有成群结队、流离失所的灾难人群。在日寇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无耻企图中,十几万难民成了真正的牺牲品。他们在饥饿、痛苦和恐惧中四处奔走,饱尝了战争离乱的苦楚。诗人真切地目睹了这一切惨景,细腻地以史诗般的笔法记录了桂林撤退的全过程。这阴沉冷落的流亡景象就是诗人对黑暗羸弱的旧中国最形象、最深刻的概括。在对黑暗、苦难的控诉中,长诗又适当地荡开一笔,辛辣地嘲讽了国民党要人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自私卑鄙,腐化透顶的丑恶行径,指出他们和日本侵略者一样,是制造大撤退惨剧的罪犯。他们的软弱无能、投降妥协,是中国积弱不兴的真正原因,是人民饱受苦难的内在根源。在控诉和讽刺的同时,长诗也明显地揭示了逃亡的人群在现实教育下的觉悟和大胆的反抗,在黑暗的社会中奉献了一束希望的火花。长诗语言生动,措词洗练,意境上有一种阔大悲壮之美。诗节的韵律也很讲究,自然和谐而又琅琅上口,明显受到中国古典叙事长诗结构音韵的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