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_诗集

大型组诗。张光年著。原题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上海音乐社 1946 年 3 月初版。

大型组诗,内分八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

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这是张光年 1939 年在延安创作的大型组诗,有“民族史诗”之称。作者形象地以黄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和不屈的斗争精神,热烈歌颂了我们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民族解放战争的神圣意义。其中第一乐章描写船夫拚着性命和滔滔洪水作斗争的壮烈场景。船夫们“划哟!冲上前!”的声音里充满了雄性的力量,如同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发出的巨响。他们与水恶战的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第二乐章通过刻画黄河形象,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性格和坚不可摧的力量。第三乐章在替法西斯的恶魔唱出“灭亡的葬歌”的同时,哭诉了民族的灾难,赞颂了奔腾咆哮的不屈的黄河。第四、第五、第六乐章,通过河东民众痛苦的呻吟,控诉了日寇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同时表现了我们劳动人民既热爱和平,又富于反抗精神的素质。第七、八乐章以高亢明亮、壮丽雄厚的诗歌调子和雨暴风狂,气象万千的风格着力刻画了黄河咆哮的形象,表现了民族的奋起,象征性地描绘了亿万军民奋勇抗战的壮丽画卷。黄河的波涛中跳动着民族的脉搏,黄河的怒吼里响彻着时代的呼声。作者把战斗诗与抒情诗、鼓动性与形象性结合在一起,以声声如雷、字字如电的诗歌基调,向人民展现了“端起了土枪洋炮,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的英勇斗争图景。这部大型组诗明快刚健、音节宏亮、节奏鲜明,冼星海赋予了它雄浑豪迈的旅律之后,更显得气魄宏伟,给当时的抗战军民带去了巨大的鼓舞。在形式上,作者采用了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形式,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旋律美。

为您推荐

清江诗集(原文及赏析)

10卷,《文集》31卷,明贝琼撰。 《两浙名贤录》载琼集20卷,明万历刻本乃止3卷。此本过去仅有钞本流传,康熙丁亥,桐乡金檀购得之,始为刊版。该集收赋12篇:《鹤赋》、《怀旧赋》、《大韶赋》、《玉笙赋》、《春雨赋》、《白鸠..

敝箄不能救盐池之咸,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原文及赏析)

敝,破旧、坏损。 《诗·郑风·淄衣》:“淄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箄,簸箕。《方言·十三》:“(虡)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箄。”咸,指盐。 《尚书·洪范》:“润下作咸。”阿胶,药品。 产于山东省东阿县,可以用来澄清水中渣..

华山秀作英雄骨,黄河泻作纵横才(诗词描写)

西岳华山的峻逸峭拔的雄姿,化作了一代英雄李太白的傲骨。 浩翰奔涌的黄河之水化作了亘古未见的诗仙洋洋洒洒的才华。诗人以“华山”、“黄河”作喻,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傲岸不羁的风貌和他雄奇豪放、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诗词描写)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诗词描写)

惨白浩淼的黄河水拍击河岸,秋云连绵,凄黄一片。 即将分离的人儿默默相对,愁满大河畔。两句诗勾勒出一幅旅愁图。前一句写景,秋云厚积,河水发出刺眼的白光,为旅愁制造了悲哀的氛围。后一句摹人,写行旅众人伫立河边,愁思浩浩,相..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词描写)

九曲黄河源出险峻的山脉,似从天而降,奔腾咆哮流向东海,一泻千里不复还。 诗人借黄河之水东流不返,慨叹人生易逝,年华难再。语句气势宏大,境界雄浑,黄河的奇伟壮观,在诗人笔下得到绝妙地表现,令人叹为观止。 注:天上来,古人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词描写)

弯弯曲曲的黄河,源远流长,浪涛汹涌。 它从遥远的天边,携泥沙奔涌而来。如今我要直向黄河的源头——银河冲去,同黄河一起来到牵牛织女的家中。诗人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黄河。既写出黄河的壮丽,又写出自己逆狂风、抗巨浪,顶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