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集。曹葆华著。震东印书馆 1930 年 12 月初版。是诗人的第一部诗集。扉页上题有:“献给子况、念生两兄。”书前有作者自序,并附子况(朱湘)给作者的信。
收现代新诗 37 首。目次为:《她这一点头》、《歌》、《夜歌》、《悼》、《寂寞》、《问》、《平常话》、《寄故乡》、《诗人之歌》、《呼祷》、《给——》、《多谢你》、《我忘不了》、《恋》、《诗人》、《寄洛蒂》、《寄诗魂》、《十四行诗》、《十四行诗》、《夜歌》、《天呵》、《飞哟》、《影》、《再寄诗魂》、《别》、《愁苦》、《你莫要》、《十四行诗》、《又寄诗魂》、《诉》、《歌》、《不同》、《有一次》、《寄——》、《我的生命》、《献》。其中,《夜歌》、《寂寞》、《她这一点头》、《寄诗魂》、《呼祷》、《问》、《诗人之歌》、《给——》等是诗集中较为优秀的作品。
《寄诗魂》是诗人在诗歌创作尝试期的作品,但已显露了他非凡的艺术才华。当时,诗人尚在清华大学就读,课余勤奋创作,时有作品在《清华周刊》上发表。1929 年秋,作者写诗不到半年的时候,因没有诗友和同仁的指点,“对于自己创作的能力,起了绝大的怀疑。”(《自序》)正当这时,他接到了朱湘从安徽寄来的一封信,信中称已看了诗人的一两首诗,认为“不同凡响”,希望他将全部诗稿寄去,自己仔细品味。曹葆华将诗稿寄去后,朱湘又再次回信,夸奖他“将来希望很大”(《自序》),以后便常常写信鼓励他继续写下去。在这位当时已名满诗坛的青年诗人的鼓励下,曹葆华全身心地投入创作,终于写成了这本诗集。因此,诗人在《自序》中说:“每次回想我首先总想着子况。因为没有他,这一本集子恐怕就不会产生出世。”朱湘不仅直接促成了这本诗集的问世,而且还对它进行了深刻公允的评价。朱湘认为:“音节之于诗,正如完美的腿之于运动家。 想象、情感、思想,三种诗的成份是彼此独立的,惟有音节的表达出来,它们才能融合起来成为一个浑圆的整体。”他进一步指出:“你做的《给——》里面第一段, 用一种委婉缠绵的音节把意境表达了出来,这实在是一个诗人将要兴起的吉兆。”“另外还有一种征兆,可以因之预测你将来若是能得到充分的材料,一定会创造出一些伟大的诗来。那便是《呼祷》一诗。西方文学中有一句名言: ‘see life steady,and see it whole。’ 现在的新诗,有一部分是感伤作用的,这便不算镇静;还有一部分是囿于自我的,这便不算是全盘。《呼祷》一诗能够透澈地来观察全盘的人生,”例如,“人生的一段中有:‘上帝,人说生命是甜蜜的酒浆,/你喝了一口还想再尝;/又说它是苦涩的药酒,/滴一点进口就刺透心肠。/但我端起杯不断的倾饮,/总尝不出那苦甜的真象——/我只觉得它是一杯白水,/没有溶和着半点蜜糖;/淡泊中咬不出任何滋味,空使你的腹中有了欲望。’这绝不象一个年青的诗人所作的诗,这实在是能够‘see life steady and see it whole’了”“《呼祷》我认为是《全集》中压卷的一篇诗,其次便属描写确切的《问》,情调丰富的《当春光重返人间》。一首十四行诗,譬喻精当的《诗人之歌》、音节婉转的《给——》、章法新颖的《她这一点头》。”(以上引文均录自《寄诗魂》所附《朱湘给诗人的信》)。朱湘的这些评论虽然是片断式的,但分析细腻、论断精譬,对我们理解曹葆华的《寄诗魂》、正确评价它的成就和价
值,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启发作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