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集,刘大白著。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4 年 3 月初版。被编入“文学研究会丛书”。1929 年经作者重新编订,分为《丁宁》、《再造》、《秋之泪》、《卖布谣》四部,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收现代新诗 594 首,内分八辑。第一辑,“旧梦”:《旧梦》(101 首)、《小鸟》(4 首)、《泪痕》(141 首)、《花间的露珠》(12 首)、《流萤》(10 首)、《看月》(10 首)、《秋之泪》(45 首)、《落叶》(33首)、《快乐之船》(18 首)、《春底复活》(14 首);第二辑,“风云”:《风云》、《盼月》、《救命》、《可怕的历史》、《雪》、《淘汰来了》、《这沉吟 为甚》、《双瞳》、《爱——怕》、《寄大悲》、《燕子去了》、《月夜》;第三辑:“风云(二)”:《真的我》、《舟行晚霁所见》、《对镜(一)》、《对镜(二)》(答玄庐读大白底《对镜》)、(附:《读大白底〈对镜〉》,玄庐)、《一颗月(一)》、《一颗月(二)》(答玄庐读大白底《一颗月》)、(附:《读大白底〈一颗月〉》,玄庐)、《立秋日病里口占》、《向西风》、《促织》、《爱》、《心印》、《丁宁(一)》、《丁宁(二)》;第四辑,“风云(三)”:《秋深了》、《病院里雨后看吴山》、《一座大山》、《黄昏》、《两个老鼠抬了一个梦(一)》、《两个老鼠抬了一个梦(二)》、《姻缘——爱》、《夜坐忆故乡老梅》、《一样的鸡叫》、《看牡丹底唐花》、《看盆栽的千叶红梅》、《寂寞(一)》、《寂寞(二)》、《寂寞(三)》、《寂寞(四)》;第五辑,“风云(四)”:《读胡适之先生底〈醉与爱〉》(附:《醉与爱》,胡适)、《送灶》、《车中人语》、《捉迷藏》、《一幅神秘的画图》、《在湖滨公园看人放轻气泡儿》、《愁和忧底新领土》、《春问(一)》、《春问(二)》、《春问(三)》、《春问(四)》、《一颗露珠儿》、《我愿》(《花寿》、《月》、《人圆》)、《春风吹鬓影》、《泪泉之井》、《生命底箭》、《龟——为任君茂梧题画》、《生和死底语》、《包车的杭州城》、《春雪》、《送花是表示爱情的?》、《祝〈戏剧〉出世》、《失恋的东风》、《一丝丝的相思》、《夜宿海日楼望月》、《明日春分了》、《梦短疑夜长》、《春意》(6 首)、《拔痛牙》、《一个伊底语》、《雨里过钱塘江》、《西渡钱塘江遇雨》、《再造》、《陷阱》、《梦》、《未知的屋》、《钱塘江上的一瞬》、《爱底根和核》、《为什么?》、《为什么?》(附一,萧舫女士)、《为什么?》(附二,晓风)、《为什么?》(附三,楚伦)、《为什么?》(附四,苏兆骧);第五辑,“爱”:《爱》(附,楚伦)、《罢了》、《露底一中》、《“一知半解”》、《罗曼的我》、《秘密之夜》、《吊易白沙》、《车中一瞥》、《月和相思》、《题裸体女像》、《自然底微笑》、《无端的悲愤》、《石下的松实》、《秋意》、《西湖的山水》、《新秋杂感》、《秋扇》、《月儿又清减了》、《哀乐》、《邻居的夫妇》、《秋夜湖心独出》、《争光》、《国庆》、《将来的人生》、《明知》、《是谁把?》、《湖滨之夜》、《地图》、《黄金(一)》、《黄金》(附,——读《黄金》赠吾友人白先生,平沙)、《黄金(二)》(答吾友平沙先生)、《雪后隔江山》、《旦晚》、《压岁钱》、《春底的消息》、《热》、《春雨》、《梦的交通》、《迟了》、《一闪》、《心上的写真》、《我悔了》、《读〈慰安〉》、《慰安》(附,——谢楚伦先生的诗,俍工肃文先生底信,玄庐)、《桃花几瓣》、《别后》、《春尽了》、
《别(一)》、《别(二)》、《伊不该给我呵》、《“不要倒霉”》、《想望》、《谢梦中救我的女神》、《霞底讴歌》;第七辑,“花间”:《花间》、《不住的住》、《西湖秋泛(一)》、《西湖秋泛(二)》、《秋燕》、《斜阳》、《归梦、《答恶石先生底读〈秋之泪〉》、《洪水》、《如此》、《秋之别》、《债》、《土馒头》、《秋夜所给与我的》、《汽船中的亲疏》、《整片的寂寥》、《包车上的奇迹》、《腰有一匕首》、《九年前的今夜》、《谢 T·H 的信》、《红树》、《月下的相思》、《雪》、《时代错误》、《不肖的一九二三年》、《白天底腊烛》,《成虎不死》、《假装头白的青山》、《耶和华底罪案》、《雪后晚望》、《醉后》、《送斜阳》、《花前的一笑》、《春半》、《生命之泉》、《门前的大路》、《春意》、《疑怀之梦》、《春寒》、《春雨》、《得到 了》、《故乡》、《“龙哥哥,还还我!”》、《我底故乡》、《红色》、《红色的新年》、《劳动节歌》(3 首)、《八点钟歌》(3 首)、《五一运动歌》(3 首)、《金钱》、《卖布谣(一)》、《卖布谣(二)》、《收成好》、《田主来》、《每饭不忘》;第八辑,“新禽言”:《挂挂红灯(一)》、《挂挂红灯(二)》、《渴杀苦》、《布谷》、《割麦插禾》、《脱却布袴》、《驾犁》、《各各作工》、《泥滑滑(一)》、《泥滑滑(二)》、《割麦过荒》、《著新脱故》。《旧梦》周序说:“ 过了几年,大白先生改做新诗,这部《旧梦》便是结果,虽然他自己说诗里仍多传统的气味,我却觉得并不这样:据我看来,至少在《旧梦》这一部分内,他竭力的摆脱诗词的情趣,倘若容我的异说,这似乎摆脱的太多,使诗味未免清淡一点——虽然这或者由于哲理人诗的缘故”。作品哲理性很强。但由于作者比较强调诗的哲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诗的味道。但总体来讲,作者的诗仍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