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集。蒋光赤著。上海北新书局 1930 年 2 月初版。
收现代新诗 5 首,附译诗 2 首。目次如下:《牯岭遗恨》、《乡情》、《给某夫人的信》、《我应当归去》、《写给母亲》、《新的露西》(译诗)、《在火中》(译诗)。
《乡情集》是蒋光赤的最后一本诗桌,是诗人用青春和生命浇铸的理想与情感的精华。诗集产生于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但并不染一丝晦涩颓唐的色调。它继承了《新梦》的革命乐观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抒情特色,充满锋芒毕露的罗曼蒂克色彩。诗集紧追时代风云,以强烈的革命激情去打动读者,以期唤起他们的斗志,共同挽革命狂澜于既倒。因此,诗集中的作品,大都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革命斗争风貌,起到了时代号角的作用。例如著名的《乡情》一诗,就是中国新诗史上最早反映农民暴动的诗作之一,虽然它只勾勒出了一个故事梗概,形象并不鲜明,但却及时地传播了革命信息,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在那阶级搏斗白热化的非常岁月里,诗人无暇进行冷静的情感转化和艺术构思,而是以宣传鼓动作用作为衡量诗歌价值的标准。因而,诗的思想性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诗的艺术性,使诗作的真实性和审美感染力不足,在语言和结构上也比较粗糙,缺乏诗的意境。当然,这并不是诗人个人的失误,而是时代要求与艺术要求相互冲撞的必然结果,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乡情集》也并非全是爆破筒式的呐喊,相对于《新梦》和《哀中国》,它的调子更加深沉,也有一些诗作真实地抒发了个人情感,如著名的《牯岭遗恨》,以悼念亡妻为主题,在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中交织着夫妻的挚爱和对祖国人民的赤诚之情,一唱三叹,感人至深。作于在日本养病时期的《我应当归夫》,以热烈的情怀,激荡的心灵倾诉出深深的故国之思,真切而又动人。此外,如《写给母亲》等诗,也都真实地抒发了诗人丰富细腻的感情,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乡情集》所收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动态和创作风格。诗集出版仅一年半后,诗人就因敌人的迫害、同志的误解和长期忧愤劳顿,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时年只有 30 岁。《乡情集》是诗人献给中国新诗坛的最后一笔财富,也是他用年轻的生命奏响的青春和理想的绝唱。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