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集。臧克家著。这是诗人的第 2 部诗集。1934 年 10 月由生活书店出版,本诗集同《烙印》一起,奠定了诗人在诗坛上的地位。集中共收诗 16 首。有诗人作于 1934 年 6 月 22 日的自序。收诗目次:《盘》、《小婢女》、《罪恶的黑手》、《亮的影子》、《壮士心》、《自白》、《吊》、《元宵》、《村夜》、《无窗室》、《答客问》、《民谣》、《生命的叫喊》、《新年》、《都市的春天》、《场园上的夏夜》。
《罪恶的黑手》通过描绘“可怜的黑暗角落里的人群”,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直接抒写诗人自己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同时,对破败的农村和穷苦的农民的描写更多,也更具体;对人生观,生活态度的表白则更积极,更富有战斗性。《村夜》用了一种极其简单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恐怖、阴森的农村寒夜图,活现了大人与孩子的不同心理,栩栩如生。《小婢女》一首,写的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的悲惨生活。《答客问》借着一个以农村来的人的口吻,沉痛地述说农民的艰难生计。《罪恶的黑手》是一首具有强烈反帝意识的诗篇,气势壮阔,笔力遒劲,在诗坛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全诗分 8 大部分。第 1 部分描绘教堂建筑,揭露教义的反动,刻化教徒的心理;第 2 部分,诗人的笔尖饱蘸着同情的泪水,描绘了中国建筑工人们在极端险恶的劳动条件下从事教堂建筑的遭遇;最后,诗人指出,劳动人民要想摆脱这种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只有起来反抗。《罪恶的黑手》显示了诗人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平凡的题材表现重大主题的艺术才能,象这种不是以空洞的叫喊,而是用活生生的具体形象表现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强烈意志、肯定工人阶级斗争力量及其光明前途的长诗,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这在该诗发表前是不多见的。当它在 1934 年 1 月出版的《文学》第 3 卷第 2 期发表时,立即引起了反响。朱自清认为中国从臧克家开始“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说他“知道节省文字,运用譬喻,以暗示代替说明”(《新诗的进步》)。《罪恶的黑手》较《烙印》又进了一步,即“在外形上想脱开过分的拘谨,渐渐向博大雄健处走”,“内容方面,竭力想抛开个人的坚忍主义而向着实际着眼”(《自序》)。
臧克家的诗有扎实的生活经验,意象提炼得很精纯,文字凝练,明快自然,在现代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