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及春秋时代的青铜工艺

西周及春秋时代(约公元前一二○○—四七六年)的青铜器中,具有成熟的西周风格的作品最有代表性,这些铜器大半制作于西周晚期(约公元前九○○—八○○年),即共王至宣王时期。

东周春秋时代,地方性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不断发展。战国艺术的新风格已在逐渐酝酿中。代表着周朝文化的青铜器,西周多是王室及王臣之器,到了东周则王室王臣之器罕见,而诸侯列国之器极其盛行,反映列国在政治上走上独立发展的趋势。

西周及春秋时代青铜器的新变化,首先是器形类别减少,爵、觚、斝、卣、盉等酒器,鬲、方鼎等烹煮器,都已消失不见,这一时代最常见的鼎和壶都出现了新的样式。

鼎之形制较大者(如厉王时的大克鼎),敛口,侈腹,鼎腹的侧影扁而方,鼎足上半作兽面装饰。鼎之形制较小者(如共王时的颂鼎),鼎腹侧影轮廓接近半圆形,鼎足上下粗,中间稍细,似动物之足。整个器形轮廓呈连续的柔和曲线。

有耳的壶发展的结果,代替了卣和觯,成为此后一种主要的铜器(如共王时期的颂壶)。食器中西周时代新出现了盨(如厉王时期的克盨),和东周以后新出现的簠,都逐渐代替了■。

此时代青铜器的另一特点是产生了很多大型的铜器,如大克鼎高九三厘米,重二○一·五公斤(图26);虢季子白盘长一三七·二厘米,宽八六·五厘米,高三九·五厘米,重二一五·五公斤(图24)。往往有丰富的长篇铭文,如散氏盘(厉王时器,三五七字,图29)、毛公鼎(宣王时器,四九七
字,最长的铜器铭文,图27)、大克鼎、颂鼎、虢季子白盘的铭文都具有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大型铜器的铸造,长篇的铭文,以及铜器器身的变薄,这都显示了冶铸技术的进步。

一九二三年出土于河南新郑的立鹤方壶(图30),壶身遍布蟠曲龙纹,两旁有镂空的龙形双耳,壶下伏有双兽,壶口有双层莲瓣中央立一鹤,展翅欲飞,工艺非常精湛,反映了春秋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

此时期的青铜器在艺术上的特点,其造型,如前所述,轮廓线多是柔和优美的曲线,并有适当的比例关系,表现了新的创造。铜器上的装饰花纹简易,纹样多窃曲纹、环带纹和双头兽纹。其他尚有重环纹、垂鳞纹等。又有写实意味的蛟龙纹。可以看出窃曲纹和双头兽纹都是殷及周初流行的饕餮纹和夔龙纹的变化,按图案规律重新组织而成。此时期的花纹组织,更多利用简单的重复所构成的二方连续。

为您推荐

牡丹瓷产业的创新性及其独特的制作工艺②

  牡丹瓷工艺新颖,将传统与创新结合是其生命力的体现。它避免重走唐三彩、仿古青铜器的老路,从原料的选配到产品的制作最后再到烧制,都不同于传统的工艺制作,而是有其独特的方式。   在泥土的选择及配备过程中,其创始..

牡丹瓷制作以传统陶瓷工艺为奠基并融合百家艺术②

  如果说历史文化是牡丹瓷的上层建筑,那传统的陶瓷工艺则是它的肉体来源。陶瓷是我国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巨大的贡献。洛阳的唐三彩是陶瓷史上的一个巅峰,所以洛..

分格分段的“模块化”工艺处理②

  陕北画像石采用分格分段的布局表现形式,把画面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然后在方格内把要表现的内容巧妙地布于石面,刻绘出各种内容的画像。这种形式使每个画面主题突出,构图独立完整,在汉代画像艺术中独树一帜。这种结构布..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的创新②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内涵②

  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就是在我国早期的手工业时代发展出来的一种让艺术和应用相结合的设计方式。这种艺术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手工工艺性较强,表现能力也非常突出,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艺术性产品。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种类也..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工业的关系②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工业发展非常的迅猛,这也使得产品工业化的生产变得普遍,所以伴随着传统工艺却逐渐的走向末路。但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我们应该积极的处理好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化工业的关系,如果让传统的手工生..

对工艺美学再生性探讨②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工艺美术的制作和生产能力及艺术化水平也得到了积极的推动,同时,工艺美术服务经济发展的特征也逐渐体现出来,目前已不再只是为了生活自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艺术产业不断发挥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