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及西蜀陵墓的发掘

南唐李昪墓(公元九四三年建)及李昪墓(公元九六一年建)的发掘丰富了五代艺术的研究资料。

李昪墓内建筑平面布置复杂:有三主室、十附室,石、砖发券多种结构代表当时技术水平,墓内装饰彩画是现存早期的实例之一。

二墓出土陶俑种类丰富,是五代时多种等级和地位的人的形象。男子有七种,女子有四种。此外有各种动物形象(马、驼、狮、鸡、狗、蛙)及神话动物(人首蛇身及人首鱼身)。男女俑造型简括,有成熟的写实手法,较完整地反映了贵族生活中附庸者。

出土的陶瓷提供了五代白瓷和青瓷的确实材料,充实了陶瓷史的系统知

识。

西蜀王建墓也曾发掘,墓中的石像与石棺座上的雕刻是五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

墓中石像即王建本人的肖像高达八六厘米。石像面容和文字记载王建的“隆眉广颡龙眼虎视”(《册府元龟》)的特点相附,坐在石座上,表情严肃,性格表现很充分。

墓中棺座东西两侧有十二力士像的立雕,面向棺座而跪,两手伸入棺座底下作扶抬状,面部肌肉紧张,手腕粗硕有力,体态表情都很真实,特别是嘴部的动作。十二个像各有自己的特点,可见其技巧的水平。

棺座的四周浮雕二十四女乐像,二像作舞蹈状,其他各像皆执不同的乐器,为“龟兹部”的音乐,演奏各种不同乐器时的神情变化,表现得很细致
而具体。其他尚有一些云龙,牵枝花等装饰浮雕,造型也很优美。

王建墓中雕刻品的艺术成就,可以说明绘画艺术的相应的成就。

为您推荐

殷墟发掘一、殷墟发掘

“殷墟”在河南安阳小屯附近,是商朝最后(自公元前十三世纪末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初)的都城的废墟。 商朝都殷的时期也可以称为“殷”。 殷墟在洹河两岸,范围颇大。自一八九九年..

南北朝的陵墓雕刻与陶俑

南北朝时代的墓葬制度大体上和汉代相似,从艺术方面看,例如南朝齐梁的陵墓,整个墓址的布局中包括有神道碑和巨大的石兽(天禄、麒麟与辟 邪),这些遗物在南京及其附近尚保存..

昭陵六骏及初唐陵墓石刻

西安附近有唐代帝王的陵墓,其属于唐代初期的有唐高祖李渊的献陵(三原县东北四十三里)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醴泉县东北五十里)。坟墓前都有石兽和石柱等,昭陵附近并有很..

南唐及西蜀陵墓的发掘

五代绘画艺术的成就

五代绘画在六十年间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发展了唐代艺术的世俗的倾向,在艺术技巧和艺术样式方面为绘画扩大了领域。 画院画家的活跃是一突出现象,反映了具有一定社会基础的绘画..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

经过隋朝和初唐相对的社会安定,随着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在盛唐时期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在手工业中,与工艺美术有关的占很大一部分。 城市作坊手工业成为唐代手工业的基本..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小结

唐代的美术,在六朝美术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数量众多的画家的努力,创造了形象更为完美,主题更为明确,反映现实生活更为有力的艺术。 唐代美术中,宗教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