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高致》和《图画见闻志》

《林泉高致》一书值得很好的整理与分析。现在我们只简要阐述他对于山水画艺术的主张。

他认为山水画要表现意境。山水画不是单纯自然现象的再现,所以他主张:学画花要四面围观,向下俯瞰;画山水要“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要注意山水所可能引起的想象:“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天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同时,他又强调要精确的表现山水在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时间条件下的真实的面貌,例如傍晚的太阳就有这样一些区别:春山晚照、雨过晚照、雪残晚照、疏林晚照、平川返照、远水晚照等等,他例举了很多因地域、时间、气候不同而产生的变化。

所谓“意境”就是要通过真实地描写对象,体现优美的想象,而构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艺术形象。

郭熙认为诗歌可能激发画家的想象;对于山水画艺术中的意境创造有启发作用。他的儿子郭思曾举出一些充满视觉形象的诗;例如:“天遥来雁小,江阔去帆孤。”“犬眠花影地,牛牧雨声陂。”郭熙把文人学士的诗歌和绘画联系起来,充实自己的修养并作为创作构思的凭藉和参考。

这一时期编纂起来的一部重要的绘画理论书:《图画见闻志》(郭若虚)是唐代《历代名画记》的续编,纂集了从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到熙宁
七年(公元一○七四年)之间的绘画史资料,同时也提出许多足以反映那一时期绘画实践的理论主张。其《论制作楷模》一节就专讲描写的具体性,例如,画人物、和尚、道士、皇帝、外夷、儒贤、武士、隐逸、贵戚、帝释、鬼神、仕女、田家等等都要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画鸟“必须知识诸禽形体名件”,然后列举了那些名目。——这些要求精确表现的主张,反映了画家有意识的提高表现技术。此一时期画家们在艺术上追求真实地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对象,例如:人物画家努力画风俗画,花鸟画家描绘动植物的生活状态,山水画家描绘自然风物的各种变化等。

《图画见闻志》是一部重要的绘画史著作。

为您推荐

北宋前中期的绘画一、宋初“翰林图画院”的设立

宋朝初年开始建立的“翰林图画院”,是绘画艺术继续繁荣的表现。宋代画院对于宋代绘画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重要的绘画活动都是围绕着画院进行的。 在社会中,如晚唐五代的情..

《林泉高致》和《图画见闻志》

《林泉高致》一书值得很好的整理与分析。现在我们只简要阐述他对于山水画艺术的主张。 他认为山水画要表现意境。山水画不是单纯自然现象的再现,所以他主张:学画花要四面围观..

李公麟和文人学士的绘画活动一、李公麟

李公麟(公元一○四九——一一○六年),字伯时,生于仁宗皇祐元年,是崔白、郭熙初露头角的年代。熙宁三年(公元一○七○年)登进士第,到哲宗元符三年(公元一一○○年),..

王诜、赵令穰的小景山水

苏轼、米芾等文人学士画

文人学士们的绘画,表现对象一般是简单的,技法用笔的熟炼,追求主观意趣。除了李公麟、王诜等少数人在技术上有根底,以真实的表现为目的外,苏轼等影响尤大。 文人学士画中最..

赵佶和画院的花鸟画一、画院的制度

赵佶(公元一○八二——一一三五年)以画家的身份和鉴赏家的身份出现在绘画史上。从崇宁大观年间开始到政和、宣和年间(公元一一○二——一一二五年)画院有新的发展。画院成..

赵佶的绘画作品

流传的赵佶的作品在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度水平,赵佶也画人物和山 水。 他的花鸟画有很大一部分是描绘“花石纲”的禽鸟花木,如《蜡梅山禽图》、《杏花鹦鹉图》、《芙蓉锦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