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人物画家

南宋初年的有名的画院画家中,以人物故事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南渡的北宋画家:李唐、萧照和苏汉臣。

李唐。将在下一节介绍。

萧照是李唐的学生,曾一度在太行山作“强盗”,一日抢掠李唐,发现是有名画师,于是随李唐南渡,作了画家。萧照擅长山水画,能画大幅壁画。他的最有名的作品是《中兴瑞应图》共十二幅连环画。其中有一幅描写了赵构在公元一一二六年北上求和,在河北磁州被当地人民拦阻住,当地人民杀了强要北去的副使王云,一个老年妇女哄骗走了来搜索的金兵,以至最后赵构得到机会南返,成为宋皇帝室中唯一未被俘虏的人,因而作了南宋皇帝。十二幅画所描绘的故事,是对于赵构南归的赞美。然而画中把赵构得此幸运的原因却说成是天神的保佑,所以还不能完全正确地表现出此一历史事件。

萧照另一幅有名的历史画是《光武渡河图》,内容是公元二四年汉光武帝刘秀在河北屠杀农民起义军时冒险从水上渡滹沱河进兵的故事。这个故事
和赵构南归时履冰过一大河,人马方过而冰已裂开的情况相似,所以实际用意是歌颂赵构重新建立王朝的图画。

苏汉臣和他的师傅刘宗古都擅长画人物画,他特别长于画儿童,就现在所知,他的作品多是年画性质的一类时令招贴画,其内容则是风俗的描写。

细致的描写小商贩和他的商品,表现出对于日常琐屑事物的兴趣的《货郎图》,描写宋代称为“五花■弄”的一种戏曲表演的《五瑞图》,汇集儿童各种游戏而同时展开在画面上的《百子嬉春图》都是年画性质的绘画。和《百子嬉春图》内容相同的《重午婴戏图》是适应端午节的需要的。另外也有适应重阳节的一种儿童题材画。儿童的题材在宋代风俗画中是很常见的(图263)。

苏汉臣所作这一类的风俗画可以作为宋代流行的风俗画的重要代表。风俗画的题材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画牛的《春牛图》和画羊的《九阳消寒图》(用于冬至节)都具有固定的形式。和儿童的题材相近的妇女生活的题材富于表现的多样性,例如:观灯(正月十五日的灯节)、乞巧(七月七日)等等。

这些风俗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心理和爱好。《货郎图》中对于纷杂的日常用具的详尽的描绘和儿童画中对于儿童游戏以及儿童摹拟成人的游戏的丰富的描写,都有概括当时现实生活的作用。

南宋初年曾任工部侍郎的马和之和米友仁一样因独具一格受到重视。他能画人物和山水、花鸟,从现在的《赤壁图》可以看出他的画法很简率而能传神。笔致柔和,活泼跳动,有特殊的风格,他用的线条称为“兰叶描”,他的最有名的作品是诗经的插图:《豳风图》、《唐风图》等。

十二世纪末的李嵩、刘松年和陈居中等人是极有创造性的人物画家。李嵩是生长在杭州的画家,年少时作过木匠,是徽宗、高宗时代的名画

家李从训的养子。他的《货郎图》是现存一件重要的宋代人物画作品,它和一般的《货郎图》最大不同是充分地描写了被货郎担所吸引的儿童和母亲们的神情动态,画家画了母亲和儿童,并且画了母狗和小狗,后者起了烘托热闹的气氛的作用(图265)。

据文字记载,李嵩曾创作一些有丰富的现实生活意义的作品。李嵩曾根据南宋时期流行的水浒宋江的传奇,创作了宋江等三十六人像。这是对于英雄的赞美,在绘画史上是罕见的。他的《服田图》描写了农民生产活动的十二个阶段,以“浸种”和“耕”开始,每段都有八句题诗。第十一段表现了和劳苦的人民生活成对比的富家儿醉饱高卧的景象,第十二段的内容:一年辛勤劳动的结果最后是官府催租,交了租以后儿童们无饭吃而哭闹。这就使《服田图》和一般的《耕织图》有了根本性质上的不同。宋代的《耕织图》在公元一二一○年曾刻过木板,作家不详,内容则是把劳动人民的生活加以理想化,借歌颂耕织劳动生活以歌颂封建统治者的功绩。但也应该肯定《耕织图》一类的作品中也体现了对创造性的生产劳动的重视。李嵩的《四迷图》根据元代袁华的题诗,可知其内容是批评都市生活中四种堕落现象:酗酒、嫖妓、赌博、恶霸。李嵩自由的处理了生活的题材并表示了自己的道德态度。此外,李嵩的著名的作品中还有《骷髅幻戏图》和描写临安风景的《西湖图》、《观潮图》。《观潮图》描写观潮的宫廷人物及楼阁和烟树凄迷的景象,曾被元朝人认为是李嵩表示了对于南宋政治的失望和对于覆灭的预感。

片断的材料中已足以看出李嵩在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他描写了人民的生活和他们的英雄人物,抨击了剥削和道德败坏现象。

刘松年,曾被认为是和李唐平列的四个南宋名画家之一(其余为马远、夏珪)。他住在杭州清波门外,俗呼“暗门刘”,他也擅长青绿山水及宫殿,是标准的“院体”画代表画家。

刘松年的重要作品是《中兴四将像》,中兴四将即南宋时代社会上下共同景仰的抗金名将:刘锜、韩世忠、张浚、岳飞。借历史故事以讽谕时事的作品,刘松年则画过《便桥见虏图》。《便桥见虏图》内容为公元六二六年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兵十余万进到长安附近,刚刚即位的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居于军事上的劣势,然而以镇定和机智在便桥达成和突厥的盟约,促成了突厥的退兵。

刘松年曾画《耕织图》,据说表现了真实的生活习俗,但刘松年大部的作品是描写贵族的生活。

刘松年描写贵族们室内的文化生活的作品可以《唐五学士图》为代表。

他们的显著的特点是注重人物性格的描写。

把山水画和人物画结合起来,着重地描写富于诗意的自然环境,士大夫的悠闲、享受的生活。刘松年也是这一表现手法的创造者之一。从一些画幅的题目上就可以知道其内容:《溪亭客话图》、《春亭对弈图》、《秋林访道图》、《春光仙隐图》等等。现在他的《四景山水图》(故宫藏)也是这样的作品(图271)。

现存的刘松年的作品还有两件是《罗汉图》(公元一二○七年画),画中的自然景物:松树和动物等比人物形象更成功。

陈居中是宋代画家擅长描绘外族生活题材的画家(前节曾介绍他画的《四羊图》)。

《文姬归汉图》描绘汉末著名的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诗人蔡文姬在变乱中被胡人掳去,她的父亲的朋友设法赎她回去,她却已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了。她虽回到了祖国,她的悲剧遭遇,因“胡笳十八拍”一诗的流传而获得千古的同情。

相传为陈居中所作的《文姬归汉图》描写蔡文姬和她的丈夫、孩子告别,即将随汉使者南返的一幕。表现的是压抑着矛盾的情感的蔡文姬在端坐中的平静状态。人们都在安静地等待他们的告别。她的丈夫庄重地斟饯别的酒,只有最小小孩不顾保姆的拦阻,上前拥抱着母亲,而成为泄露画中人们感情的重要契机。这说明画家很善于掌握人物的感情处理,使之真实而动人(图266)。

另一幅《文姬归汉图》共四段,无名氏画家所作。四段是:《原野宿庐》、《陇边饮食》、《子母分离》、《长安归来》。第四段的表现最成功。围绕着归来的主题,除庭院内家人会见时等活动外,门外街道上的各种活动也被强调地表现了出来。护送的士兵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疲惫饥渴以及街道上的骚动等等描写,加强了真实感。

和《文姬归汉图》同样为宋代画家用来表现对人民的苦难的关心的题材是《明妃出塞图》。明妃(即王昭君)是汉代一个宫女,传说因不肯贿赂画家毛延寿,而被画得非常丑陋,以至于当匈奴求婚的时候被皇帝指定许嫁给匈奴。原来传说中强调的是毛延寿的可鄙,在宋代的戏剧和绘画中强调的是明妃远去塞外,心情上的凄苦。

画家宫素然的《明妃出塞图》也是一件杰出的作品。在冒着凛冽的寒风
向前行进的队伍中,王昭君无所惧的神态,和其他掩面畏缩的男子作了明显的对比。凛冽的寒风,象征边地的艰苦的生活条件。

《文姬归汉图》和《明妃出塞图》描绘当时北方的游牧族生活。——外族的生活在宋代绘画中以多种方式得到表现。

描写外族极成功的一幅是《骑士猎归图》。选择了骑士正在检视刚从猎获物上拔下的箭,而马仍在疲乏的喘息,这一片段和细节加以描绘,对于表现骑猎生活的人物性格都是很有概括力的。

《柳塘牧马图》和《射猎图》都是宋代佚名画家描写骑猎生活的作品。

为您推荐

代表画家及作品分析②

  法国浪漫主义代表画家属热里科和德拉克洛瓦。热里科一生短促,绘画创作始终与马有着浓厚的情缘,自幼崇拜驯马演员,绘画创作画马的作品多达千幅,但最终却又因坠马受伤而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画面描绘了夜色中绝望的人们在..

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②

  后印象主义作为19世纪向20世纪的转折点,具有辉煌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塞尚、梵高两位画家,他们的绘画成果影响到了一个新世纪的美术。塞尚的绘画成就极高,后人称他为“现代主义之父”,其艺术个性在于形式的表现。塞尚曾说..

皇帝考画家

    宋徽宗创办的皇家画院,在招生考试和升学考试上都很特别,即不但考察学员的基本技巧,更主要的是考察学员们的创意精神。所出的试题,多出自古诗句。如“野水无人渡,孤舟..

不顾御宴的画家

屈身为奴的画家

唐代大画家钟隐,出生在一个富裕人家,从小喜欢画画。后来经过拜师和刻苦学习,很年轻时便出了名。 钟隐有了名气也不满足,还想有更深的造就。他听说有个叫郭乾晖的人擅长画花..

画家的“情报”

五代时期的南唐,有位大臣叫韩熙载。因为他的地位较高,一些绅士名流都愿意和他来往。而韩熙载本人也极爱交往,平时又喜欢与歌、舞、乐伎在一起寻乐,有时高兴开起夜宴,甚至..

你所不知道的画家张大千

你所不知道的画家张大千:从小怕他哥,出名后其风流韵事亦不敢告诉乃兄,就怕训斥;善作假画,却为人大方;混迹台湾政界,却也只是应付。 张大千个子不高,年幼时更是长得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