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颜料可分为矿物色类和植物色类。
矿物色也称石色,为天然矿石研磨而成的粉末状。使用时放在乳钵中渐渐加胶研磨,加胶要适度,以干后不脱落为好。胶大则色泽灰暗,矿物颜料具有覆盖能力,但大多没有渗化的性能。真石色虽然贵些,但很稳固,不会变色。
赭石属于赤铁矿石,近似朱,色泽鲜明的为正色,也有近于棕色和近于赭色的,赭石质细而透明,能随水渗开而不沉滞,用途之广泛仅次于墨,如画人物面部、山石、树干等均离不开赭石。
朱砂产于我国湖南、贵州等地,以表层光滑的镜面朱砂为最好,姜思序制作的纸包朱砂粉和锡管装的都可以用。
朱是对朱砂进行研漂后,漂在上层最浅的叫朱,颜色发黄,近于油脂状,容易涂得匀细,朱砂类硫化汞颜料不能与石青石绿等含铜颜料混用,年久易变黑。
石青是从铜矿石中加以提炼、研漂而成的,由于深浅不同,又分为头青、二青、三青,头青粗而色深,二、三青逐步浅细,它是青绿山水的主色。
石绿采自铜矿的不同岩石之中,以深翠绿的色泽为好,也分为头、二、三、四绿。头绿色调鲜艳,其余逐步渐淡。石绿一次难以涂匀,可晕湿以后再涂两三次。
石黄是粉状颜料,一般用它画秋景点苔或黄叶等,大片成熟的庄稼可用赭石、藤黄染湿后再点石黄,以示成熟。画重彩或年画时多用黄丹。黄丹产于福建漳州,颜料店称为樟丹,它颜色鲜艳,但太火气,较少用于国画。
白粉,古代称为蛤粉,它是用蛤贝研成,历时越久越白,但太糊笔。铅粉也是白粉的一种,但铅粉遇潮后容易“反铅”(变黑),现在常用锡管装的锌白和钛白,锌白覆盖力较差而且发青,不如钛好用。
金色,市场上有两种金色,一种是用真金的金箔加工而成。佛赤泥金、青赤泥金都是用金箔研成细泥状,佛金色正偏暖,青金发青色偏冷。另一种是进口的金粉,但它不能持久,容易褪色。
银色制法同于泥金,具有装饰性,用于古代盔甲,近来装饰性绘画也常用银色。
植物色颜料与矿物色颜料性能相反,色彩透明,容易渗化,过去称为草
色。
胭脂,是用植物的红花或茜草制成,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一种红色颜料,
用它罩染妇女的面部、服装、画红色花卉翎毛等。颜色沉稳。现在用者较少,大多改用锡管装的曙红或大红。
藤黄,是热带植物海藤树的胶液,它是用量较大的一种颜料,用它配合花青便是草绿,与赭石或与墨配合颜色不灰,色泽透明,但藤黄有毒不可入口。
花青,又称靛青,用草木植物蓼兰的叶子加水发酵而成,俗称靛兰。花青在国画中用量较大,染天、水,画远山、树叶都用花青,与藤黄相配为草绿,与墨相配为螺青,色透明、易渗化。根据所需多少,随用随泡,泡多了容易腐臭变质。
目前中国画所用的颜料多为成品颜料,不须自己研制。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厂的小盒包装的块状和粉末状的,色调都比较纯正。上海、天津、苏州等地生产的锡管装的中国画颜料,随用随挤更加方便,但色质不如盒包装的纯正。
西画颜料被中国画吸取采用已有较长的历史,近年来不仅采用水彩、水粉颜料和广告色,而且也有人用丙烯颜料和其他西画颜料。随着艺术风格多样化和中国画的改革与创新,将会有多种多样的工具和材料为中国画所采用。
除笔、纸、墨、砚、颜料以外,还有一些不可少的工具,如笔帘(用细竹编成长约30公分的小帘子,便于外出携带,使用时将笔卷入笔帘内,笔毛不受损坏)、笔洗(瓷制品)、调色碟子(有散碟、梅花碟、梅花盖碟、笼碟等)、乳钵(研磨矿物颜料用)、垫毡(白毛毡子,用以防止渗下的墨水与桌面贴住,初学者也可用高丽纸旧报纸代替)、镇尺(压纸用,质地有铜、木、玉、石等)、界尺(硬木制作,尺的一边有界槽,画长直线用)等等。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