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指的是《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是现存的早期南戏。研究界一般认为《张协状元》产生于宋代,而《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则是元人的创作。
戏文三种的剧情:
从《张协状元》到《错立身》和《小孙屠》,由于南戏与北剧的日益融合,由于文人作家的逐步参与,南戏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表现在:
(1)内容上,从反映中举士子的婚变负心转而歌颂士子们对爱情的坚贞,关注家庭伦理。爱情婚姻家庭是南戏的重要题材,但是对这一题材的表现,南宋和元代的侧重点则明显不同。在南宋时期,婚变负心是剧本关注的中心,如《张协状元》就是一本负心剧。而到了元代,由于科举考试长期停开,婚变负心产生的土壤不复存在,也由于文人因素的渗透,对坚贞爱情的正面肯定、对士子的颂扬成为创作的中心,如《错立身》写豪门子弟延寿马爱上了戏剧演员王金榜,甚至为了爱情放弃舒适的生活,与父亲决裂。而《小孙屠》表现的家庭伦理题材,则与元代晚期杂剧对道德伦理的关注相一致。
(2)在艺术表现上,南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从《张协状元》到《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无谓的插科打诨明显减少。其次,曲辞也由《张协状元》的俚俗转向《错立身》、《小孙屠》的优雅诗化。再次,剧中的人物形象越来越鲜明、丰满。《张协状元》中人物塑造还不够清晰,而《小孙屠》中的人物已经鲜明丰满多了。尤其是李琼梅这样一个向往爱情幸福、最后却重踏烟花老路的从良妓女的悲剧形象,刻画更值得肯定。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