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所体现的南戏的发展变化


所谓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指的是《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是现存的早期南戏。研究界一般认为《张协状元》产生于宋代,而《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则是元人的创作。
戏文三种的剧情:
从《张协状元》到《错立身》和《小孙屠》,由于南戏与北剧的日益融合,由于文人作家的逐步参与,南戏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表现在:
(1)内容上,从反映中举士子的婚变负心转而歌颂士子们对爱情的坚贞,关注家庭伦理。爱情婚姻家庭是南戏的重要题材,但是对这一题材的表现,南宋和元代的侧重点则明显不同。在南宋时期,婚变负心是剧本关注的中心,如《张协状元》就是一本负心剧。而到了元代,由于科举考试长期停开,婚变负心产生的土壤不复存在,也由于文人因素的渗透,对坚贞爱情的正面肯定、对士子的颂扬成为创作的中心,如《错立身》写豪门子弟延寿马爱上了戏剧演员王金榜,甚至为了爱情放弃舒适的生活,与父亲决裂。而《小孙屠》表现的家庭伦理题材,则与元代晚期杂剧对道德伦理的关注相一致。
(2)在艺术表现上,南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从《张协状元》到《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无谓的插科打诨明显减少。其次,曲辞也由《张协状元》的俚俗转向《错立身》、《小孙屠》的优雅诗化。再次,剧中的人物形象越来越鲜明、丰满。《张协状元》中人物塑造还不够清晰,而《小孙屠》中的人物已经鲜明丰满多了。尤其是李琼梅这样一个向往爱情幸福、最后却重踏烟花老路的从良妓女的悲剧形象,刻画更值得肯定。

为您推荐

【变化无常】成语解释及古文出处

变化:性质、状态或情形跟原来不一样。 无:没有。常:常规。变化太多,摸不到规律。比喻掌握不住事物变化的规律,无法捉摸。 《庄子·天下》:“芴(通“忽”)漠无形,变化无常。”(晋)释僧肇《涅无名论·位体》“动而逾寂,隐而弥..

【变化无方】成语解释及古文出处

变化:性质、状态或情形跟原来不一样。 无:没有。方:规则。变化多种多样,没有一定的规则。 比喻事物变化没有定势。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唐)杨炯《公..

【变化无穷】成语解释及古文出处

变化:性质、状态或情形跟原来不一样。 无穷:没有穷尽。变化很多,没有穷尽。比喻一直在变化或变化多到极点。(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须臾之间,变化无穷。”《鹖冠子·世兵》:“兵以势胜,时不常使,早晚细赢,反相生殖,变化..

鱼龙变化(典故)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

【名言出处】: 《人物志·卷上·九征第一》 【译】: 大凡人的资质器量,中正平和是最为可贵的了,中和的品质,必定是平淡无味的,所以能够培养成具有勇、智、仁、信、忠五种德行的人才,适应形势的变化。 【注】: 五材:五种德行,..

说变就变;变化无常俗语释义及例句注释

孩儿脸 六月的天 衙役(1)的脸 奶娃娃的脸 孙猴子的脸 江湖佬(2)耍戏法(3) 一时猫脸,一时豹脸 猴儿的脸,猫儿的眼 两眼一眨,老鸡婆(4)变鸭 【释义】: 比喻变化无常,捉摸不定。 【注释】: (1)衙役:衙门里的差役。 ..

永乐大典

大类书,从永乐元年(1403)起,至永乐六年(1408)编成,先后参加这一工作的有解缙等二千一百六十九人。因为这部书太大,始终未刻版,只有孤本原书,藏南京文渊阁。嘉靖四十一年(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