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团体。由柳亚子、陈去病、高旭等发起,1909年成立于苏州,以提倡民族气节相号召,反对清朝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早期参加的黄兴、宋教仁、杨铨等人多数是同盟会成员,有二百余人。辛亥革命后增至一千多人。部分成员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斗净。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少数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有投靠北洋军阀和反动政治派系。南社取“操南音不忘其旧”的意思。1910年开始出版刊物,分文录、诗录和词录三部分。1917年出版《南社小说集》一册。到1923年,共出版《南社丛刊》二十二集。后因内部分化,停止活动。
为您推荐
清中叶翁方纲的论诗主张。他说“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又说:“义理(思想意义)之理,即文理(组织结构)之理,即肌理(学问材料)之理也。”他把思想意义与组织结..
清代袁枚的论诗主张。他吸取明代公安派的理论加以发展,主张直抒胸臆,辞贵自然;要有独创性,写个人灵感,“性情遭际”。他反对以程朱理学来束缚创作,他不满“温柔敦厚”的..
清代王士禛的论诗主张。他吸取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的理论,强调“兴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创神韵说。实际上只是表明境界冲淡闲远,语言含蓄..
指明代文学家钟惺、谭元春。《明史·文苑·袁宏道传》附《钟惺、谭元春传》:“自宏道矫王(世贞)、李(攀龙)诗之弊,倡以清真,惺复矫其弊,变而为幽深孤峭,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唐人..
指明后期文学家袁宗道、宏道、中道三人。他们三弟兄是公安(在今湖北)人,也是公安派的代表。《明史·文苑·袁宏道传》:“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
明代散文的一个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为首,主张作文应学唐宋文章的法度,要求作品“皆自胸中流出”,具有自己的面目,反对“文必秦汉”的拟古主义,在当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