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戏文”。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明代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号曰‘永嘉杂剧’。”为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直接影响于明清两代戏曲的发展。剧本今知者达一百七十种左右,但仅有《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合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全本流传,还有《牧羊记》、《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等南戏作品,虽得以流传,但多经明人改编,与原作已有距离。
为您推荐
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与“北曲”相对。在唐宋大曲、宋词和南方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盛行于元明。用韵以南方(今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
北宋说唱艺术的一种。为唱赚的早期形式。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唱赚在京师日,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引子后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近人王国维所..
曲艺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南宋始用渔鼓和简板伴奏,故又称“渔鼓”。元杂剧《岳阳楼》、《竹叶舟》等剧中均..
简称“变”。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叉组成。变是奇异之意。盛行于唐代。其内容可分两类:一类多以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一类则讲唱佛经故事,宣扬教义。后则为变文..
唐代杂曲(即词)的四种体制。慢,即慢曲,每片八拍,也可用“艳拍”。令为令曲,即小令,每片四拍。“引”和“近”每片六拍,如有需要可增辅拍,辅拍一般称作“艳拍”和“花拍”..
(1)词中犯调有两种:一为宫调相犯,即取各种不同宫调之声律合成一曲,使宫商相犯以增加乐曲的变化。有三犯、四犯、八犯之称。但限于“住字”(全曲末一字,或称“杀声”)相同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