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刘大櫆作。桐城派古文理论的最早代表作。注重对散文技巧的研究。书中认为义理、书卷、经济只是“材料”,而“文章另有个能事在”。这个“能事”就是讲究作法,在用字造句的简、疏、“去陈言”和调平仄音节上下工夫。其中某些论点,对今天仍有启发。如关于就音节求神气的问题,他说:“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显然是吸收了诗歌的音律学说而提出来的,在我国散文艺术理论的发展上,有一定的贡献。
为您推荐
清代刘大櫆作。桐城派古文理论的最早代表作。注重对散文技巧的研究。书中认为义理、书卷、经济只是“材料”,而“文章另有个能事在”。这个“能事”就是讲究作法,在用字造句..
清末梁启超(别署饮冰室主人)着。主要评论师友诗文,特别宣扬康有为、谭嗣同、夏曾佑、蒋智由、黄遵宪的诗歌。黄遵宪是改良主义在诗歌方面的旗手。梁启超认为他的诗“精神之雄壮..
近人刘师培作。原载于清末《国粹学报》各期。一九六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校点出版。论文根于小学,如说“古文辞”之“辞”原是“狱讼”之意,凡古籍“言辞”、“文辞”,古字莫..
清末王国维作。上下两卷。下卷为赵万里所辑。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又辑成补遗一卷。其论词,提倡“境界”说。书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而境界又分..
清代陈廷焯作。八卷。继张惠言、周济之后,鼓吹常州词派的理论,强调寄托的重要性。书中说:“托喻不深,树义不厚,不足以言兴。”论词的风格强调沉郁:“作词之法,首贵沉郁..
清代刘熙载晚年所作。全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等六部分。自称“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虽只言大概,但精简扼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