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故论衡

近人章太炎作。上中下三卷。上卷论小学,共十一篇,讨论语言、音韵,大抵根据声韵转变的规律,上探语源,下明流变,考证详赅。中卷论文学,共七篇,包括《文学总略》、《论式》等。运用朴学家的观点看待国故,以为“有文字箸于竹帛”者,都属于“文”的范围,“论其法式,谓之文学”。他认为古文字学(即小学)是一切文学的基础,所谓“小学既废,则单篇摦落”,“故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其评述历代散文、诗赋的优劣,大抵论辩之文尊晚周,说:“晚周之论,内发膏肓,外见文彩,其语不可增损。”于诗赋薄中唐以降。下卷论诸子学,共九篇。通论诸子哲学的流变,于道家推崇特至,谓儒、法皆出于道家,而“经国莫如《齐物论》”。全书论证详赅,文字清峻,其中议论虽有偏颇之处,但多独到见解,为近代学术界重要着作之一。



为您推荐

人间词话

清末王国维作。上下两卷。下卷为赵万里所辑。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又辑成补遗一卷。其论词,提倡“境界”说。书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而境界又分..

白雨斋词话

清代陈廷焯作。八卷。继张惠言、周济之后,鼓吹常州词派的理论,强调寄托的重要性。书中说:“托喻不深,树义不厚,不足以言兴。”论词的风格强调沉郁:“作词之法,首贵沉郁..

艺概

清代刘熙载晚年所作。全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等六部分。自称“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虽只言大概,但精简扼要,重..

昭昧詹言

养一斋诗话

清代潘德舆(字彦辅)作。十卷。附《李杜诗话》三卷。此书评述自《诗经》至清代诗歌的发展过程、源流得失,以及各家的艺术成就。兼论前人论诗主张。评述范围颇广。内容多宣扬儒家..

全唐文纪事

清代陈鸿墀在纂辑《全唐文》时从许多资料中把诸如碑传表状、杂着、笔记、书籍题跋等有关唐代文章的文献辑录而成。计一百二十二卷。采摭丰富,足资参考。在编纂体例上,它不采..

文史通义

清代章学诚作。八卷。分为内外篇,各收文章六十一篇。从乾隆三十六、七年开始写作,至嘉庆六年逝世前止,前后约经三十年,是作者一生学问的结晶。内篇泛论文史。《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