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王国维作。上下两卷。下卷为赵万里所辑。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又辑成补遗一卷。其论词,提倡“境界”说。书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而境界又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实际上已注意到文学艺术的形象特点。书中还提出创作上“写实”与“理想”两派的不同,实际上是接触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问题。由于王氏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所以比封建时代的文学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但他从超功利、超阶级的美学理论出发,强调艺术必须脱离政治的主张,显然是错误的。他认为“诗人之眼,则通古今之眼而观之”,“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贬低政治家,实际上就是否定政治对于艺术的制约作用。另外,他强调“真感情”和所谓“赤子之心”,虽是针对清代词坛上以模拟古人为能事、缺乏真实感情的倾向而发的,但其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此书的某些见解不仅在过去文学界、艺术界很有影响,而且在今天也仍然有参考价值。
为您推荐
明代兰陵笑笑生作的长篇世情小说。共一百回。万历年间刊行。作品以《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为引子,描写恶霸、官僚、豪商西门庆罪恶的一生。书中对西门庆交通权贵、..
清末王国维作。上下两卷。下卷为赵万里所辑。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又辑成补遗一卷。其论词,提倡“境界”说。书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而境界又分..
清代陈廷焯作。八卷。继张惠言、周济之后,鼓吹常州词派的理论,强调寄托的重要性。书中说:“托喻不深,树义不厚,不足以言兴。”论词的风格强调沉郁:“作词之法,首贵沉郁..
清代方东树作。十卷。续八卷。续录二卷,附录、附考各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汪绍楹校点本为二十一卷,将《陶诗附考》归于卷十三下。此书于分体之中,按时代、家数论述。取..
清代潘德舆(字彦辅)作。十卷。附《李杜诗话》三卷。此书评述自《诗经》至清代诗歌的发展过程、源流得失,以及各家的艺术成就。兼论前人论诗主张。评述范围颇广。内容多宣扬儒家..
清代陈鸿墀在纂辑《全唐文》时从许多资料中把诸如碑传表状、杂着、笔记、书籍题跋等有关唐代文章的文献辑录而成。计一百二十二卷。采摭丰富,足资参考。在编纂体例上,它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