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桃花扇》的结构特色

    在结构上,作品以桃花扇为主线串联李、侯爱情,又以这一线索串联南明政权各派各系及社会中各色人物,复杂而有条理,起伏而又不蔓不枝。这正如作者所说的:“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馀孽也;馀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桃花扇小识》)“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桃花扇本末》)以物传情是中国古代戏曲传统的艺术手法,但是,通过一把桃花扇来写兴亡之感,使桃花扇具有如此丰富的意蕴,这是作者的创造。
 

为您推荐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译义及出处)

原是桃因贪结子而自愿凋谢,并非“五更风”扫落之过,却教人错怪了“五更风”。 |比喻由于主观内在原因造成的某种失误,却误从客观外界去找原因。语出唐·王建《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译义及出处)

桃花扇:歌舞时用的扇子。 |舞个不停,使高挂在柳梢上的月亮逐渐低沉下去;歌唱不已,使桃花扇里的风吹拂无余。|形容狂歌艳舞,彻夜不停。语出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译义及出处)

语出唐崔护诗。 据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博陵人崔护,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见一家桃花绕宅,扣门求饮,门内女子予以杯水,两人一见有情。明年清明时,崔护再往寻觅,门墙如故,不见主人。崔因题诗于左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流水窅然去(译义及出处)

桃花流水鳜鱼肥(典故)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音贵)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此句出自唐朝诗人张志和的着名词作,语言清丽,色调鲜明,意境幽美,后世常被引用或化用。用为表达隐逸闲适之情的语典。..

桃花源(桃源)(典故)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六《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桃花女(典故)

元·王晔《破阴阳八封桃花女》杂剧叙述:洛阳村周公善于卜算,但却常为桃花女所破。 二人斗法,情景离奇。最后周公服输,桃花女则嫁给周公之子为妻。 桃花女的故事在元代比较流行,其中宣传了一些迷信思想,也反映了元代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