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黑白故事片
摄制:新华影片公司
编剧:马徐维邦
导演:马徐维邦
摄影:余省三薛伯青
主要演员:金山(饰宋丹萍)胡萍(饰李晓霞)施超(饰孙晓鸥)
顾梦鹤(饰汤俊)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北方的一座小城市。
革命青年宋丹萍是秋柳剧社的一名出色的歌剧演员,经常参加演出一些鼓吹革命的进步剧目。反动军阀疯狂镇压革命,到处搜捕宋丹萍,宋丹萍的处境极为艰难。此时的宋丹萍正与当地豪绅李宪臣的女儿李晓霞热恋着。
大地主家的纨绔恶少汤俊在追求李晓霞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唆使流氓等在剧院门口用镪水泼在刚刚演出后的宋丹萍脸上,丹萍惨叫一声,躺倒在地。
宋丹萍的脸虽已痊愈,但已丑不像人,他痛不欲生。为不贻误李晓霞的终身,他托人假报死讯,李晓霞闻此噩耗,悲痛欲绝,精神失常。李宪臣对女儿如此痴爱一个他认为大逆不道的叛党,感到惶恐、羞辱,认为这是“辱没了门风”,不念父女之情,竟然丢下已经成疯的女儿,携家眷远离这座小城。留在晓霞身边的只有朝夕相伴的年迈的奶妈。
丹萍在得知晓霞的景况后,非常伤心,便蒙面隐藏在李家附近的一座戏院的顶楼,每当皓月当空,便昂首高歌,用歌声去安慰晓霞。精神恍惚、目光呆滞的晓霞每天都来到阳台上倾听着从剧院楼顶传来的歌声,每听一次歌,便得到一次安慰。
月圆月缺,夜雨朝晴,岁月如流水,仇恨在丹萍的心底堆积。十年过去了,冷落已久的剧院又开始热闹起来。“安琪儿剧团”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来到了剧院。
剧团的青年演员孙小鸥在一个梦幻似的时刻,结识了长期蒙面、含恨隐居在此的宋丹萍。宋丹萍从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在艺术上给孙小鸥以莫大的帮助,并将自己珍藏多年,修改后的剧本《热血》交给他们,使小鸥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使他们的演出获得成功。他还指点小欧去看望晓霞,给她力量,使她恢复青春。
汤俊在看戏时,又对小鸥的女友、年轻漂亮的女演员绿蝶起了邪念,潜入化妆室企图对绿蝶进行非礼,正巧小鸥赶到,与汤俊展开搏斗。汤俊穷凶极恶,掏枪对准小欧,绿蝶以身掩护小欧,饮弹身亡。这一切被一直站在楼顶上的宋丹萍看得清清楚楚,他抑积的仇恨如火山爆发,扑向汤俊与他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宋丹萍步步紧逼,一直将汤俊逼到顶楼,汤俊被迫退到敞开着的窗前,被宋丹萍一个猛扑摔出窗外,坠楼而死。
众人追捕宋丹萍,丹萍走投无路,想到深仇已报,在这尘世间已无憾事,纵身从塔顶跳入浩浩奔流的江水中
黑夜已悄悄地过去,东方透出一缕曙光,孙小鸥和李晓霞并肩伫立在江
边,望着滔滔的江水,悼念丹萍!
【评析与欣赏】
《夜半歌声》的编导者马徐维邦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位极富个人创作风格的导演。《夜半歌声》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夜半歌声》表现的是民国初年青年革命者与封建势力充满血和泪的斗争,以及与之紧紧交织在一起的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虽然类似题材的影片并不在少数,但《夜半歌声》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以及导演特有的恐怖风格而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一、一部具有浓烈恐怖风格的影片
影片的编导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和体现恐怖风格:
1.场景的设置:影片的男主人公宋丹萍居住在一个破败的剧场里,剧场门墙上贴着的出卖剧场的布告,表明了它已经破损到被出卖的程度,同时,又表明了它的主人是当地富豪李家,即造成宋丹萍和李晓霞悲剧的罪魁李宪臣家。此后,随着安琪儿剧团的演员们进入剧场,一步一步地展现了破败的建筑、低垂的蛛网、破旧的布帷当孙小鸥去见宋丹萍时,又进一步展示了摇晃的楼梯,尘封的居室,正如主题歌歌词中所形容的:“空庭飞着流萤,高台走着狸鼠,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三更。”在展现这些场景的过程中,影片中还加入了令人意外的突发音响、梆子令人揪心的敲击,以及周围及居民惧怕的反应,街头跑着的孤独的狗,以及在暴风雨之夜急驶的马车,所有这此因素,都增加了宋丹萍住所的恐怖感。
影片的女主人公李晓霞和她的奶妈居住的地方,是富家李宪臣的别墅,他对女儿李晓霞竟然与一个革命党,同时又是一个“戏子”的宋丹萍有了“私情”而感到家族蒙羞,于是弃女儿而去,别墅同它的主人一样遭到被遗弃的命运,那空旷的厅堂、荒芜的花园、萧瑟的古树,在迷朦的月色和悲凉的秋风中显得格外神秘。
2.人物的造型:影片的人物造型着意追求恐怖感,宋丹萍毁容后的面目“鬼似的狰狞”,令人感到恐怖惊惧,不寒而栗,具有极强的震撼力,使人对制造这一罪行的封建恶霸产生深深的仇恨和憎恶。而女主人拖着长长的白衣裙,披着长长的黑发,有如《聊斋》中善良的女鬼,虽然楚楚动人、惹人爱怜,但毕竟令人有恐怖之感。影片中,编导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以十年前潇洒倜傥的宋丹萍与坚贞痴情的李晓霞,以及孙小鸥、绿蝶这对年轻恋人的俊秀风流,与宋、李二人当前的恐怖造型之间的强烈反差,给观众以极大的震撼和感染,成为影片恐怖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一部用音乐结构的影片
《夜半歌声》的主人公宋丹萍是一位以歌剧演员的公开身分从事活动的青年革命者,在这部以音乐家为主人公的故事片中,不仅给了音乐以较大的篇幅,而且,编导者用田汉和冼星海为这部影片写作的主题歌《夜半歌声》和插曲《黄河之恋》、《热血》来结构影片,在歌曲的运用和展现中,展示了整个影片,使音乐在影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徐维邦最初是受到一部美国影片的启发而引起创作冲动,初步形成了宋丹萍在一座破坏的剧场上隔绝人世、忍辱十年的“戏核”,并且表达了反封建争自由的进步思想,而这三首歌曲所孕含的深刻思想性,它们所创造的境界以及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它们融入剧作后对影片的剧情开展和人物塑造所产生的作用,赋予了
这部影片以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使马徐维邦孜孜以求的恐怖风格有所附丽,使这部影片成为本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中国左翼电影艺术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主题歌《夜半歌声》的写作,吸收和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咏叹调和大型艺术歌曲的写法,结构完整、铺排得当、富于变化,把宋丹萍这个既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又有着坚贞爱情的革命者的丰满形象和内心世界,完美地展现给观众。插曲之一《黄河之恋》在影片中作为表现古代黄河沿岸人民反对异族入侵为内容的戏中戏的选曲出现,歌词语言质朴、旋律吸收了我国北方民间音乐的因素,并借鉴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有机地加入了说白,使这首短小的歌曲形象生动而富于感染力,并直接地配合了影片制作时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另一首插曲《热血》是作为反映欧洲革命志士斗争生活的戏中戏的选曲出现,较多地吸收了西洋歌剧的宣叙调的写法,歌词中运用了欧洲大革命时期反抗封建暴政的口号,节奏明快有力,旋律也比较“洋”。特别具有特色的是这部影片《序曲》的写作,它的主导动机不是来自主题歌《夜半歌声》,而是采用了插曲《黄河之恋》的形象鲜明而富于号召力的主题,用它与《夜半歌声》长气息的旋律交替出现,并不时出现定音鼓敲击的有力的短节奏,使人强烈感受到影片的英雄性格,更使人联想到影片上映时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与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演员的成功表演
《夜半歌声》中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宋丹萍的扮演者金山的出色表演,是这部影片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山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有成就的男演员之一,多年投身左翼戏剧运动的舞台演出实践,以及深入到工厂中组织工人戏剧演出的革命实践,使他对宋丹萍这个人物有着深刻独到的认识和理解,他把自己所具有的情感通过人物表现得极为传神;无论是身着中式服装或身着戏装的照片,还是铁马金戈的战斗场面,在舞台上演唱《热血》,都可谓神形兼备。接到情人信件时的纯真的喜悦,等待情人到来的焦灼,表情分寸都极为真切,斜披大氅的几步走路,活脱脱一个20年代略带洋味儿的演员。毁容后的大部分动作主要靠说白,虽然型体动作不无夸张过火之处,但是运用语言的功力确实令人拍案叫绝。《夜半歌声》的上映,使金山成为受观众欢迎的明星,也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
《夜半歌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很高的艺术性,并且特别具有导演个人艺术风格,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50余年来一直受到广大电影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它的三首歌曲也一直传唱到今,历久不衰。
(郑培为)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