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黑白片
摄制:东北电影制片厂
编剧:于敏
导演:王滨
摄影:包杰演员:王家乙(饰老粱)吕班(饰厂长)杜德夫(饰席卜祥)陈强(饰老侯)
【故事梗概】
1947年春,东北解放前夕,民主联军挺进江南的部队因桥被炸断,铁路运输中断而陷入前方伤员运不下来,后方给养接应不上的困境。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支援前线,解放东北乃至全中国,铁路总局工程部的部长指示铁路工厂一定要在15天之内抢在大江解冻之前抢修完成断桥的桥墩。他们面临着没有钢板和铆钉的困难,总工程师认为,正常情况下完成这样一个任务,至少也需要4个月,厂长决定先和工人们商量一下,解决冶炼钢板问题。他来到正在养病的作业组长老梁家和他说了面临的困难,老梁不顾妻子劝阻抱病来到工厂,率领工人修复炼钢炉。他们决定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当家做主的工人们焕发出无穷的干劲与聪明才智,没有钢,他们就到厂子后面拾废钢铁,他们在积雪中整整扒出30多吨钢。修理旧炼钢炉时由于工人席卜祥拿普通砖顶替耐火砖,炼第一炉钢时出了事故,老梁原谅了席卜祥,带领工人继续试验,他们化出第一炉钢水,为抢修桥墩奠定了基础,老梁却累得晕倒在炉旁,席卜祥在老梁等工友的感染下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和大家共同努力终于及时浇铸出桥墩,送上前线。
7天过去了,江水开始解冻,抢修江桥的工程更加紧迫。厂长亲自率工人奔赴桥现场加入抢修大军,老梁不顾重病在身也偷着上了开往江桥的列车。
岸上的积雪融化,江面上冰排也开始下冲,工人们一边用尺试探着江水,一边日夜抢修江桥。最后一个晚上上游的冰排滚滚而下,工人们决定不休息,干不完抢修任务不下桥!关键时刻风机突然停转,所有的活都被迫停下来,工人们心急如火了!厂长和总工程师闻讯赶来,总工程师三下五除二修好了风机,厂长激动地和他握手,他由实践中认识到解放了,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积极为人民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江面彻底解冻,就在汹涌而下冲到支撑桥墩的桥架前,工人们钉完最后个铆钉,胜利完工了。竣工的大桥耸立在江心,桥下流着欢快的激流。
通车典礼上,工程部长、总工程师和施工的工人热烈握手,战士们由火车窗口伸出头来高呼万岁!铁流滚滚向前,奔向解放的战场
【评析与欣赏】
《桥》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第一部常规故事影片。影片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领导干部第一次以主角形象出现在银幕上。因此,无论这部影片的艺术处理在今天看来如何幼稚,甚至不乏可笑之处,但它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历史地位却不容忽视。
《桥》于1949年5月首映,引起强烈反响,被称赞为“中国影坛上的一声春雷,为国产片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指示了国产电影制作的最正确方向,文艺和工农兵结合,这部电影是典型的范例。”(上海《大公报》)周恩来同志曾热情接见摄制组主创人员,同导演王滨和主演王家乙、陈强、张平等一一握手,并说:“感谢你们,我们有了自己的电影。”陈荒煤、蔡楚生等也对影片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是划时代的制作。
《桥》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带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点。
影片的风格朴实,手法简练。影片结构上极少见“技巧”,几乎全部按情节发展进行技术性剪辑,甚至连必不可少的“推”、“拉”镜头亦不多见。影片的场景、人物生活环境,包括服装、道具都十分生活化,这都使影片具有一种朴素的亲切感。此外,影片的对话也多从生活中提炼而来,朴实、真切,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演员的表演尽量往生活靠拢,这些元素的综合运用也显示了长影后来总的艺术风格趋向。长影在数十年的电影创作中无论工业题材,农村题材还是战斗题材,在艺术上总呈现着朴实、亲切,与生活贴近的总体风格,这与这个创作集体的人员构成、文化构成及艺术追求是密不可分的。
《桥》的不足之处亦体现出那个时代的鲜明特点,在思想认识上,如果从常规故事片算起的话,那么,在表现前进与后退,先进与保守的矛盾冲突并将工人群众(有时是农民)和知识分子做为矛盾对立的双方,最后通过斗争,知识分子或在先进阶级教育下获得觉醒,站在“人民”一边;或拒绝改造,堕落为“人民”的敌人,这似乎已经成为长影电影创作的一种固定模式。知识分子永远是改造的对象,是否接受这种改造成为决定他们命运的根本标准。先进阶级的胜利就是在对敌人的斗争和对知识分子的改造中获得的,这似乎成了长影数十年间,多数作品的创作“母题”。这种对知识分子的歧视和误解反映出时代的局限与艺术上的局限,也是一种历史的局限,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某种文化心理积淀。这一点在《桥》中体现得十分鲜明。
《桥》拍摄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公映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之后,从社会、政治角度而论,工人阶级与知识阶层,国家统治阶级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已经发生根本转变。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仍然难以一下子割断数千年的文化心理积淀,人们对知识、文化、人才的态度仍难以摆脱历史的局限。反映在艺术上《桥》的基本矛盾冲突先进与落后,保守与解放的斗争则由工人的敢想敢干和工程师的愚昧和保守来体现。这种由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悲剧一直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发展,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数十年间一直将“人民”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只做为“团结改造”的对象,而他们本来应该是民族的精英。在电影创作中知识分子的地位就更惨了,他们总是处于摇摆于人民和敌人之间的力量,这种历史的误会在长影的创作中从《桥》到《创业》延续了数十年,既可笑又可悲。首先在艺术创作中用知识分子和普通工人的对立,用知识文化与大胆革新的对立来表现前进与倒退,愚昧与科学的根本冲突这本身就是对历史的歪曲,对人的愚弄。因为它们本不构成矛盾对立的两面。
例如在《桥》中,工程师竟然对用耐火砖代替其它耐火材料可以尽快炼出钢铁的基本常识都不懂而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还要由没有受过文化教育,连风机故障亦无法排除的工人用成功的事实教育他们。而且在影片中他们事事、时时落后于工人,成为社会和历史前进的惰力,这样的矛盾处理当
然是时代的局限。我们可以理解前辈当年的这种局限,因为站起来的中国人是在历经数十年的无数惨痛教训后才开始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才懂得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个真理的。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艺术角度,科学与敢想敢干,文化知识与创造力都没有理由成为对立的矛盾。
《桥》在体现出“朴实”“简练”的长处的同时也表现出制作的粗糙,手法的简单。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的电影工作者还来不及掌握和运用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自己的艺术追求,还不大善于用电影的语言说故事,影片的故事全部顺时针发展,又面面俱到。创作者不大善于利用电影艺术时空的自由转换,这就形成影片总是在一段故事说完之后再继续下一个故事,叙事在总体上显示一种片断式的连缀这样一种缺欠,这使作品显得缺少必要的情节起伏,缺少必要的戏剧高潮,这样的缺欠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局限。事物总是逐渐发展,人总要经历由童年到成人的发展过程。
中国人民为了解放、自由、民主这些人类最神圣的价值观付出过艰苦卓绝的牺牲,创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肯定一个社会的正面价值,讴歌人民的创造力,至少在主观上仍然值得我们在今天给以积极的肯定。一个民族应该正视自己的今天,也应该正视自己的过去;应该正视自己的成熟,也应该正视自己的幼稚。
(春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