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朵金花_电影故事梗概|评析与欣赏

1959年彩色片

摄制: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季康公浦

导演:王家乙

摄影:王春泉

主要演员:杨丽坤(饰副社长金花)莫梓江(饰阿鹏)

【故事梗概】

大理,苍山脚下,洱海岸边,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盛会。白族青年阿鹏因为帮一群赶街的姑娘修车而误了赛马,但他仍然凭高超的骑术获得第一名。在修车时与他相识的副社长金花将一个绣花荷包挂在他的马头上,他赠给她一把钢刀,俩人相约于来年三月街。

第二年春天,阿鹏依约前来寻找心上人,同行者还有采风的音乐家和画家。洱海上,阿鹏向一位渔婆打听金花,婆婆告诉他,金花是个劳动模范正在水下捞肥,阿鹏一听又惊又喜,跳下水中找金花,金花找到了可不是去年的那个金花,她告诉阿鹏,那个会唱歌的金花在畜牧场,好心的阿鹏只好先帮她捞肥,再去找金花。去畜牧场路上阿鹏又帮助受伤的“采药材”老公公在悬崖上采到了名贵药材。阿鹏来到畜牧场,金花正在为母牛接生,没时间会见他,他隔窗唱起情歌,却被人家当头浇了一桶水,原来这金花不是那金花,又错了!

阿鹏很失望地和音乐家、画家走了,半路上他听说几个姑娘进山好长时间没回来,阿鹏从马车上卸下一匹马去帮着找人,到了山里才知道要找的正是金花。他从熊窝里拉出最后一个姑娘,一问,这个找矿的金花仍不是他要找的金花。“找矿”金花热心地帮他与社管会取得联系找金花,公社那头接电话的正是副社长金花,她一听说是箭川来的阿鹏要通话,激动异常,此时,电话却突然断了,原来是音乐家和画家把马车拴在电话线杆上写生,结果马车拉断了电线杆子。“拖拉机金花”结婚了,副社长金花去做伴娘,阿鹏赶去祝贺,正看见自己的心上人与新郎碰杯,他误以为金花变心了,痛苦万分地来到去年定情的蝴蝶泉边。管闲事的老头听说这件事,领阿鹏去找新娘评理,阿鹏为了不打扰别人的幸福临阵脱逃,返回箭川,管闲事老头又白操了一份心,此时音乐家与画家终于见到副社长金花,这才明白大家都误会了,他们相约三月街后一起去箭川找阿鹏。其实阿鹏并没有回箭川,原来他被找矿的金花拉去指导她们炼钢呢,他们的亲密引起找矿金花的爱人小杨的忌妒,和副社长金花的父亲采药老头的误解,他们把阿鹏变心的消息告诉了副社长金花,金花痛苦不堪,此时找矿金花见到找药老头退还给阿鹏的钢刀,才明白这场误会该说清楚了。

蝴蝶泉边,金花、阿鹏一对有情人终于相会,找矿金花等四对金花夫妇和管闲事老爹等为他们祝福,祝他们地久天长永相爱。

【评析与欣赏】

影片《五朵金花》创作于1959年,既堪称那个时代艺术方面的代表作,又带有那个时代的政治印迹。
这部影片当时获准在国内外放映,引起强烈反响,先后有46个国家放映了这部影片,被称赞为“编导好、演员好、音乐好、风景好,色彩好”的“五好”影片。导演王家乙,女主角杨丽坤分获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五朵金花》以喜剧的形式歌颂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歌颂了男女之间那种纯洁的、永恒的恋情,因此,这是一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具体的社会意义,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的电影佳作。

这部影片产生于“大跃进”年代,属国庆十周年献礼片,拍摄时仅用了4个月,创造了当时拍片最快速度,又并没有因为快而影响艺术质量,影片在艺术上确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

首先,影片充分发挥视听艺术的优势,将民俗、音乐风情和故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拍得很美。

这部影片的故事开端,白族青年阿鹏与副社长金花由相识到定情都在大理每年一度的“三月街”盛会,故事的结局仍结束于“三月街”盛会,民众在影片中就成为故事的一个有机部分。同时通过赛马,唱情歌等活动也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特别是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使影片具有较丰富的信息量。此外,这部影片拍摄于大理苍山脚下,洱海岸边,正是云南著名的风景区,影片故事又多展开于外景,一个男主角阿鹏要踏遍苍山找金花,两个长影艺术家要采风,这又为影片充分反映故事发生的环境之美创造了条件,结果是影片几乎将大理美景尽收眼底,特别是影片又将真实的自然景观与摄影棚搭制的内景巧妙结合,如结尾阿鹏终于找到金花,两人在蝴蝶泉边倾诉衷情的一场戏就是在搭制的内景拍摄的,当时许多观众都以为是真实的外景,可见当时美工人员制景水平之高。因此,这部影片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信息。这部影片的音乐亦达到当时一流水准,旋律优美,脍炙人口,传唱久远,影响至今,成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保留节目。特别是影片采取由歌唱家黄虹在影片中也以歌唱家身份出现,自己演自己的方式,收到了逼真、热烈的艺术效果。

这部影片采取了平行蒙太奇结构,男主人公阿鹏一路寻找金花的过程也是他一路做好事的过程,换句话说,影片展示的阿鹏一路做好事的过程,也是他一路找金花的过程,最后归结为有情人终成眷属,使得阿鹏这个形象比较丰满,又使得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这种结构方式,简捷,明快,和内容结合得十分紧密。

这部影片的主题应该说有两个:歌颂了那个时代的人际关系,歌颂了美好忠贞的爱情。前一个主题有社会局限性,后一个主题则具有客观上的普遍意义。创作者努力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但也有顾此失彼之处。

应该说,影片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和纯朴人际关系的展示,美丽的演员,再加上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很符合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惯,因此,尽管影片有着那个时代的明显的局限,但瑕不掩瑜,仍堪称那个时代的杰作。它的某些因素仍可为后人借鉴。

影片在创造喜剧效应时,主要使用了“误会”法。所谓误会法,一般情况下是指幽默情节交叉技巧手段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即把幽默和情节冲突建立在误会之上,构成幽默作品中人物的思维逻辑和观赏者思维逻辑在认识上的矛盾、对立和不谐调。这些认识上的交叉常常有好几组,彼此间又互相穿插交织,从而使情节冲突愈趋复杂风趣。在情节交叉中,幽默作品中的人物
出乎意料的误解把观赏者设想的正常思路打断,使观赏者合乎逻辑的期待落空,以至在误会和正解的反复对比中产生了浓郁的幽默感。误会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喜剧手法,构成了幽默的情节,引发出幽默的喜剧性冲突,进而推动了幽默的喜剧情节的发展。

影片《五朵金花》比较精彩地使用了这种误会法,影片在结构上也为这种“误会”作了很好的铺垫,例如:阿鹏的出场带有偶然性,本来参加赛马就已经迟到了,半路上又遇见车坏了的农业社姑娘,与副社长金花因修车产生感情后“管闲事”老爹又总来捣乱,结果俩人没有来得及说出来年详细约会地点即匆匆分手。又没有料到大理地区还有100多叫金花的姑娘,再加上管闲事老头的“热心”这三个主要因素从而使“误会”创造了可能与可信的条件。影片就在这“误会”中推进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影片的叙事方式完全符合传统影片的叙事模式,动机十分清楚,阿鹏要寻找一个名叫金花的姑娘,又因为这里有百名金花,所以他要不断地误会下去,在误会中推进情节,完成性格,最后误会消除,找到心上人,影片也就到了结局,这部影片的结构和叙事方式都显示出创作者的功力。

影片在表现“误会”,推动情节方面也做到了层次分明,丝丝入扣。阿鹏来到苍山找到第一个金花并没有费多大力气,老妈妈告诉他,金花

就在水下积肥。这时观众也不知道水下的金花并不是阿鹏要找的心上人,因此,为他找到了金花而高兴,并猜想两个有情人见面后的热烈、亲切,但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当阿鹏欢天喜地地跃入水中找到金花,两人同时由水中露出脑袋时,才发现这个结果正和我们的期待相反,此金花非彼金花,这种不谐调已经构成了喜剧情境,但是还不够紧张,还缺少一点冲突。“捞肥金花”告诉阿鹏,那个会唱歌的金花在畜牧场。特点和地点都有了,又那么肯定、准确、观众又一次出现期待,这一次期待比第一次要强烈、殷切得多,因为阿鹏已经历一次误会,观众已经有了一次小的期待落空,但是这一次观众的期待又落空了,阿鹏满怀情意地为心上人唱歌,结果心上人却迎头浇了他一桶水,看着落汤鸡似的阿鹏,观众的判断和现实发生了那么大的反差,这个金花仍不是阿鹏要找的心上人,他的多情,他的歌声都付之东流了,被人浇了一脸水还要给人家道歉,作品中人物的思维逻辑和观赏者的思维逻辑在同一事物认识上的不谐调,使情节冲突愈趋复杂风趣,人们产生了浓郁的幽默感。接下来的情节,阿鹏冒着生命危险由熊窝中拉出的金花仍不是他的金花,“拖拉机金花”结婚了,请副社长金花作伴娘,阿鹏闻讯赶去参加婚礼,这本来是有情人相会的极好机会,结果却由于画家、音乐家的“误会”造成阿鹏的误会,此时的阿鹏很痛苦,他以为心上人变心了,但观众由于明白误会的缘由,所以,他的痛苦,观众越忍不住要笑,接下来,由于画家、音乐家见到了阿鹏的金花而真相大白,误会消除,本该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谁也没有料到,由于“找矿金花”丈夫的忌妒,和副社长金花父亲的误会,金花又以为阿鹏变心了,她陷入痛苦不堪之中。误会连着误会,这个误会解除的同时又为下一个误会做了铺垫,有力地推动了幽默的喜剧情节的发展,《五朵金花》堪称利用误会法创造喜剧效应的代表作。

《五朵金花》讴歌忠贞、爱情、善良、创造,又笑料迭出,妙趣横生,从这一点说,无论它有多大的局限,都可以归于好影片的行列。
(春雨)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