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黑白片
摄制: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白刃
导演:林农
摄影:王启民
主要演员:赫海泉(饰赵崇武)李默然(饰姜部长)中叔皇(饰郑汉臣)王秋颖(饰胡高参)庞学勤(饰李忠民)
【故事梗概】
解放战争初期,东北战场:我东北民主联军俘虏了敌三六九师郑汉臣团长和他的太太,我联络部姜部长在对其晓以大义后,决定放他们回去,郑太太则要求留下来寻找失踪的独子。
死里逃生的郑汉臣正赶上师长赵崇武的生日宴,宴会结束时,和郑太太一起被我军放回来的小个子兵闯宴报告,郑太太被蒋介石的嫡系二○三师巡逻队的连长侮辱了,郑汉臣操枪欲拼命,被赵崇武严令禁止。
民主联军十万大军包围了春城,赵崇武为自己的处境和民族前途感慨万端,副官李忠民交给他一封由商人转来的民主联军张司令的劝降信,赵崇武阅后指示李忠民回信联系,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国民党特务蒋家训想从小个子兵口中套出郑汉臣被俘的情况,没有达到目的,但他截获了捎信的商人。三六九师打仗在前,分粮食却没有份,董彪连长率部去抢老百姓粮食,遇见李忠民、郑汉臣,他们暗示他去抢国民党空投给二○三师的粮食,结果双方以兵戎相见,赵崇武赶到下令释放了被缚的董彪。
姜部长化装成商人,进城为郑汉臣送回失踪的儿子,借机与老朋友赵崇武秘密会面,姜部长谈起当年两人在黄鹤楼上煮茶论天下的往事,力劝他审时度势,弃暗投明。
此时,蒋介石也派胡高参前来指导前线将士。欢迎会上,胡高参当场宣布晋升赵崇武为中将副军长,赵受宠若惊,放弃了原来准备进一步与姜部长会面的打算。敌二○三师参谋长钱孝亚对赵的提升很不理解,胡高参告诉他,这不过是个缓兵之计。
蒋军内部还在勾心斗角,蒋介石自沈给胡高参发来急电,命令长春守敌自行突围,行前将水电站及工业设备彻底破坏。胡高参一面准备逃跑,一面强做镇定,命令三六九师担任突围的主攻任务,生死关头他们仍在玩弄借刀杀人的伎俩。胡高参又命令二○三师牛师长立刻炸毁水电站,李忠民认为不宜仓促行事而断了自己的后路,胡高参对此极为赞赏。赵崇武突围失败,他本人也负伤了。率部增援炸水电站的范国良是打入敌军的地下党,他把一营敌军全送进了我军包围圈。蒋介石此时又给胡高参发来密电,嘱他突围后立刻剪除赵崇武,密电落入李忠民手中,在李忠民和郑汉臣的坚持下,赵崇武以让出兵权为诱饵,活捉了胡高参,率部起义。春城回到了人民手中。
【评析与欣赏】
影片《兵临城下》放映时被誉为“编剧好,导演好,摄影好,表演好”
的“四好”影片。
这部影片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导演林农有史以来的杰作,巅峰之作。影片改编于同名话剧,从话剧演出到电影公映,正是中国大地文化专制主义最严酷,“批判风”盛行之际,而完成后的影片也命运多舛,公映不久即被勒令停映,致使全国观众只有很少一部分有幸欣赏到这样一部杰作。随后,自1966年起,影片受到连续长达10年的批判,主创人员更是惨遭迫害,九死一生。
影片《兵临城下》的最大突破就在于它在战争片创作中开了突破人物脸谱化、不直接表现战争,而只将战争做为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和重要背景,在复杂的环境中充分揭示人物性格的先河。如果说这种创作方法在推翻了文化专制主义束缚的今天已经司空见惯,那么,共和国电影史上,在军事题材影片创作中最早具有“实验意义”而又表现得那样成熟的作品则是《兵临城下》。这大概就是这部影片常看常新,永远闪烁着艺术之光的重要原因吧。它在当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后人很难企及的。可惜的是,时至今日,《兵临城下》的这种“实验”或“先锋”意义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评价。
《兵临城下》是军事题材影片,反映的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首,辽沈战役的前奏,解放长春,东北人俗称“困长春”的史实。这样一部作品,按照此前惯常的拍摄模式总是要正面反映战争,反映战场上的两军对垒,指挥者斗智,士兵斗勇,最后经过战场上的激烈交锋,正义战争战胜了非正义战争;首长做总结,战士三呼万岁用这种模式拍出的某些国产战争片也有一些佳作,如《南征北战》、《智取华山》等。
作为一部军事题材影片,《兵临城下》的兴趣肯定不在战争上,不在战场上的硝烟弥漫与两军对垒,在影片中,战场被适当地置于后景,而变成了一个环境,一个舞台,一个可供战争中的人展示性格,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的大舞台。创作者的视点主要在于人,在于这大舞台上的形形色色的人。而战争做为“政治的继续”当然是展示丰满、复杂的人物性格的理想舞台。
这部影片一开始就是一场外围战的结果,而不是开端。影片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被俘的敌三六九师的团长郑汉巨和我对敌联络部姜部长即粉墨登场,而且都闪现出性格的光彩,姜部长做为胜利者而对敌军俘虏并不盛气凌人,居高临下,而是从容不迫地分析了困城之内杂牌军与嫡系的矛盾,和郑汉臣做为这种矛盾冲突的牺牲品的处境,接着他又设身处地地对郑汉臣晓以大义,并为他安全返回城内创造了可靠稳妥的条件;而郑汉臣先是在“敌人”面前拒绝与爱妻相认,在真实面目被揭穿后又表示绝不投降,听了姜部长的分析后又表示“我不否认,也绝不投降”,创作者就这样层层铺垫,塑造了一个忠勇、正直但是有些愚忠的艺术形象。这样,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郑的爱妻惨遭二○三师军官侮辱;身为一员战将竟然连自己的妻子都不能保护;而且妻子又是被“自己人”侮辱的,官场与战场上的倾轧严重地伤及这个不过问政治的军人时,他的性格就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与姜部长的交往和这个事件成为他最终力促师长赵崇武起义,走向新生的关键转折点。这样的描写有力地揭示出人物的复杂与多侧面,与过去那种脸谱化的“反面人物”有了根本的区别,这个形象是典型而非类型。
此外,影片中对敌我矛盾和敌人内部矛盾的揭示始终没有离开人,没有离开对人物性格的揭示,这也使作品具有超越题材,超越这个戏剧故事本身
的文化意识。例如,当蒋介石嫡系二○三师的参谋长钱考正怀疑郑汉臣是共军有意释放,而郑太太做了人质时,他说:“我是怕郑太太中了共军的诡计”郑则回答:“共军的诡计都用在战场上,所以老打胜仗,我们的诡计都用在官场上,所以老打败仗。”这句话阐明了国共两党两军本质的区别。
《兵临城下》的中心情节是,困城的东北民主联军促成守城的国民党杂牌军三六九师起义,而起义的关键则是三六九师师长赵崇武的战与降。赵崇武最后走上弃暗投明之路经历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赵早年投身民主革命,有过光荣历史,但在解放战争中却追随蒋介石,参与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他一直对蒋介石,对国民党的前途抱有幻想,幻想蒋介石不会忘了他,幻想国民党还可以保住半壁江山,他也就可以保住他的命根子——三六九师。但是,官场上的倾轧,非嫡系的处境又时时刺激着他。与共军作战他总被驱赶着打头阵,根本没有保存实力的可能。蒋的嫡系二○三师总是见死不救,借刀杀人,从而达到在与共军的消耗中,剪除异己的目的。赵崇武正是在这种特定情境下成为事件的中心人物,成为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的。赵的官场生涯可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影片一开始,他指挥的三六九师就因为友军二○三师的坐山观虎斗而损兵折将吃了败仗,他的爱将团长郑汉臣先是做了俘虏,“逃”回来之后,妻子又受辱,国民党特务的电台也安到了赵崇武的后院,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监视;这种四面楚歌的日子给他的心理造成极大压力,蒋的嫡系处处压制、排挤他,有恃无恐;外围共产党几十万大军压境,他又逃不了当头羊的命运。对内他随时可因一着不慎招来杀身之祸,对外他难逃被打击、歼灭的恶运,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排斥与共军的接触,目的是在国共两种势力挤压中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保住命根子——自己的军队。当大战在即,蒋介石委派胡高参带来委任状将他晋升为副总指挥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蒋是否明升暗降,要借机夺取他对三六九师的指挥权,而胡高参保证三六九师仍由他代管时,他的担心才变为对“知遇之恩”的感激,放弃了与我军姜部长的进一步联系,有些踌躇满志了。直到蒋介石决定放弃长春,电令他们自行突围,胡高参又一次让三六九这个疲极之师打头阵,赵崇武自己也负伤,惨败而归,此时,他的副官、地下党员李忠民等又截获了蒋发给胡高参的密电:对他“宜速剪除”!赵崇武预感到不但苦心经营的军队无法保全,而且身家性命亦受到严重威胁,蒋介石根本就没有信任过他,他也永远只能是蒋介石军事政治上一颗任意取夺的棋子。生死存亡之间,他才最后被迫下决心率部起义,弃暗投明。创作者塑造的这个艺术形象极其复杂丰满,按照政治的分类,赵崇武无疑应该归入敌人一类,但做为艺术形象,他和郑汉臣等人身上折射出来的光彩就超越了简单的社会政治意义。
这部影片的成功表演元素也发挥了重大作用,这部戏的演员阵容极其强大,赫海泉的赵崇武,李默然的姜部长,王秋颖的胡高参,中叔皇的郑汉臣在表演上都达到无懈可击、叹为观止的境界,即使一些“小角色”亦各具光彩,给人留下鲜明印象。
(春雨)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