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
摄制:西安电影制片厂
编剧:滕文骥
导演:滕文骥吴天明
摄影:刘昌煦朱鼎玉
演员:史钟麒(饰郑长河)冷眉(饰徐珊珊)项堃(饰徐以祥)
【故事梗概】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首都北京,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发的春天景象。
北京乐团的音乐会上,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郑长河正聚精会神地演奏着自己用血和泪谱写的小提琴协奏曲《抹去吧,眼角的泪》,音乐昂扬激荡,动人心魄。使观众席上的青年姑娘徐珊珊激动不已,如泣如诉的旋律把她带回到那令人难忘的1976年清明前夕。首先北京阴云密布,暮霭沉沉。北京街道上,“四人帮”的爪牙乘坐一辆上海牌小轿车正在追踪一个穿短大衣的青年,他穿大街过小巷,东躲西藏,也逃不出“四人帮”爪牙的视线,正在他无路可走的危急关头,徐珊珊把他引进自己家。她仔细一看,便认出此人就是头一天在天安门广场帮她抄录诗词的那个青年郑长河。
追捕郑长河的凶手、文化部某处副处长韦立为了徐珊珊,又一次给珊珊送来礼物,并向珊珊的父亲——协和医院老大夫徐以祥和母亲章国英透露了郑长河的“反革命罪行”,使徐以祥夫妇为之震惊。
酷爱音乐的徐珊珊对郑长河热爱周总理和捍卫真理的勇敢行为由衷的敬
佩。
由于韦立的威胁,妈妈不许珊珊同郑长河来往,而富于正义感的爸爸——徐以祥对女儿和长河都寄予深切的同情。
一次在舅舅家,珊珊得知郑长河是舅舅章国梁的好友郑公仆的儿子时,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
无孔不入的投机家韦立也赶到章国梁家,当众显示他同徐珊珊的“特殊关系”,然而,珊珊当面斥责了韦立的无耻嘴脸。
清明节临近了,人民斗争的烈火越烧越旺。“四人帮”如坐针毡,欲作垂死挣扎,以百倍的疯狂向革命人民举起了屠刀。郑长河受到更加严密的监视。
韦立,出于政治的动机和感情的嫉妒,欲置郑长河于死地,他向徐以祥透露了天安门广场群众运动的所谓“反革命”性质,并威胁说当晚要拿郑长河“开刀”。
徐将此情告诉女儿,章国梁也电话急告郑长河可能遇难。珊珊万分焦急,去劝说长河,长河非常气愤不愿躲避。徐珊珊承担一切风险,又一次帮他躲过了“四人帮”的搜捕。
郑长河被徐珊珊的真挚友情感动了,难抑爱情的烈火,奏起一首献给珊珊的小提琴曲。这是纯洁爱情的颂歌,是希望和光明的颂歌。
徐珊珊幸福地投入了爱人的怀抱!
清明节,人民斗争的烈火像火山般的爆发了。徐以祥家举行了追悼周总
理,声讨“四人帮”的民间音乐会。然而却遭到韦立一群匪徒的镇压。战斗中,长河身负重伤,珊珊给无耻的走狗韦立一记响亮的耳光。
一阵沉雷般的定音鼓声,把徐珊珊从回忆中唤醒。舞台上,乐队奏起了协奏曲的最后乐章《人民在前进》!
【评析与欣赏】
《生活的颤音》是部音乐故事片。影片通过一对恋人郑长河和徐珊珊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几天的遭遇和爱情经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伟大的“四·五”运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事实。反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怀念,对“四人帮”的无比愤慨,以及他们为争取人民民主而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影片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未写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而是从生活入手,以纪实的手法,把人民群众同“四人帮”的斗争融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影片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感,显得更加真实可信,逼真感人。
《生活的颤音》是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1978年我们党胜利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开始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在我国电影史上出现的首批优秀故事片之一。影片不仅有很好的思想性,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影片具有鲜明、强烈的时代特征。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为了表现在“四人帮”时期人民的沉重压抑感,突出当时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氛围,导演从第2本到第7本采用黑白处理;为了表现打倒“四人帮”后人民生活的幸福、民主和人民获得第二次解放的欢快,影片的第1、10本和中间的幻觉部分采用彩色片。
第二、影片充满真实、自然的生活气息。“四人帮”时期,在电影和文艺创作中,形成了一套“三突出”模式和虚假“帮气”。电影同其他文艺作品一样,只有真实才能感人。导演为了摆脱当时人们非常反感的那种虚假的“帮气”,增加影片的真实感,在拍摄天安门广场几段戏时,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方法,在实景中偷拍、抢拍和跟拍;影片中还插入一些1976年人们悼念周总理和“四·五”运动时拍摄的纪录片资料;导演还注意在服饰、道具、环境等方面都严格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表现当时的生活真实。
第三个艺术特点是:把故事情节和优美的音乐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以音乐故事片的形式赋予影片浓郁的抒情色彩。《抹去吧,眼角的泪》这首小提琴协奏曲贯穿全片。这首协奏曲浸透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思念,也表达了人民为民主而斗争的英勇精神。影片剧情的结构同音乐乐章的结构同步呼应。影片的故事情节结构分为基调、发展、变化、高潮四个部分,音乐乐章也相应地分为呈现部、发展部、再现部和华彩乐段。在影片的前部为了渲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阴霾氛围,刻划主人公沉重的压抑苦闷心情和抒发深长的哀思,这部分的音乐构成,主要是小提琴曲“一月的哀思”和“哭灵车”。当女主人公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憧憬时,是故事结构的发展部接近高潮时,音乐与之呼应,出现了一段浪漫曲,以引发人们的兴奋情绪。影片的结尾部分是写“四人帮”对广大人民采取骇人听闻的镇压手段,采用悲剧式结局,具有强烈的控诉力量,可以唤起人民的反抗。音乐在这部影片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既抒发了人们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限怀念,又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还可引发人民为民主而斗争的思想共
鸣。
第四个艺术特点是采用了新颖别致的电影手法。影片不仅采用了前面已经说到的黑白片、彩色片交替使用,还采用了高速、降格、定格、虚实结合等手法。在拍摄中还注意把长短焦距和变焦距相互结合使用。影片中,这些手法运用得自然而不生硬,流畅而不梗阻。整体上服从于电影美学的原则,目的为的是提高影片的美学价值。
影片的节奏,从整体上看是一种激昂的高节奏,但在局部又是完全根据剧情相呼应的旋律发展而决定的,在协奏曲的呈示部和浪漫曲中,镜头的节奏就不宜太快,而稍缓慢,像浪漫主义的音乐那样富于情感。当剧情展开后,尤其是交待过程中,节奏变快,呈跳跃状态。在男女主人公情感交融的段落里,音乐追求演员的内在节奏。整个影片的情绪是昂扬的,节奏快慢舒缓自如,张弛有度。
整部影片的气势大,采用大家手法的大笔触,不仅总体感很强,而且对细节也丝毫不马虎,而是刻意求精,浓墨重彩地渲染。
《生活的颤音》是两位年轻导演的处女作。滕文骥自1965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只当过两部影片的导演助理。吴天明由电影演员改任导演工作,也没有独立执导过影片。他们出于对电影事业的满腔热情,出于对全国人民崇敬的周恩来总理的深刻怀念,他们以浓厚的感情、精心构思拍摄这部表现了历史转折关头的一部佳作。
影片上映后,受到全国广大观众的爱戴和欢迎。有的说它“是一部感人至深、令人动情、催人泪下的影片。”有的观众说它“是一朵独特的艺术之花,在‘四人帮’遗留下来的电影沙漠中发现了一块绿洲。”有的观众赞誉影片“为全国人民和青年提供了一份丰盛的精神食粮。”不仅观众给予了高度赞誉,文化部和电影局领导审看后认为“是一部正面反映天安门事件的好影片,很有特色。两位青年导演很有创造精神,而且拍摄的周期很短,也比较节约,要求他们很好总结经验。”被列为1979年国庆30周年献礼片,后来荣获文化部1979年度优秀故事影片奖。滕文骥、吴天明和该片美工张子恩三人同时荣获优秀青年创作奖。邓颖超同志于1979年9月看了影片,赞扬道:“在艺术上有突破,有创新精神”,“两个青年演员演得很好,”“摄影拍得很美”,并非常关心地说“告诉两个导演要谦虚,不要骄傲”。
《生活的颤音》是西影建厂20多年来第一部获得全国性奖励的影片,它标志着西影进入腾飞的新阶段。也标志着西影和我国电影事业的兴旺发达。
(张学兴)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