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弹孔_电影故事梗概|评析与欣赏

1977年彩色故事片

摄制:西安电影制片厂

编剧:从维熙艾水

导演:艾水

摄影:曹金山

美术:刘兴厚

作曲:李耀东

主要演员:曹会渠(饰鲁泓)陈立中(饰老奶奶)尹达(饰高雅琴)

宝珣(饰鲁小帆)(杨通饰童年)曹景阳(饰高廉)雷鸣(饰刘如柏)

马长春(饰陆霞)

【故事梗概】

滨江市公安局长鲁泓在劳改队里苦渡了十个春秋,“文革”结束,他复职后审理的第一个案子竟是他的独生儿子鲁小帆参预的炸桥案件。

老局长看着儿子的交待材料,回忆起一桩桩往事。10年前,小帆还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可爱的眼睛、一头卷发、绵软的小手,这双小手曾经轻轻触摸过留在爸爸身上的九个弹孔但如今他成了罪犯,这残酷的事实犹如一颗子弹,致命地射在鲁泓的心脏,鲁泓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妻子在身边垂泪;老部下同情局长的不幸,以感情代替政策,执法不公;司机一家为了宽慰局长,隐瞒真情,出假证明,为鲁小帆开脱罪责面对这种种矛盾,为公还是徇私?身为公安局长的鲁泓执法为民,大义灭亲,他毅然决定亲自提审儿子,亲自私访死难者家属,探出真情。

10年前那么纯真的孩子怎么会沦为罪犯呢?“四人帮”横行时,鲁泓夫妇被斗,一家人骨肉分离。小帆依偎在奶奶身边哭喊着后来,相依为命的老奶奶又被抓走送回原籍,孤苦伶仃的小帆在风雨之夜踟蹰街头以后,他寄养在舅舅家,在屈辱和泪水中长大。舅母伙同“造反兵团”总指挥张琳拉拢腐蚀小帆,唆使他成了“造反派”的典型,炸毁了铁桥,成了罪犯。

炸桥案终于水落石出,鲁泓依法判处了儿子小帆。小帆不理解爸爸为什么对自己这样的冷酷;这时,被遣回原籍的奶奶回来后,父母亲搀扶着老奶奶赶来探监,老奶奶对孩子讲述了30年前的一段往事:抗战时期,鲁泓在党的交通员石大娘家养伤,大娘的儿子石小锁经受不住敌人的拷打,出卖了鲁泓,石大娘愤然夺过鲁泓的枪,亲手枪毙了亲生儿子。鲁泓当即含泪认母

鲁小帆听了这个故事,感动地扑到了奶奶——石大娘的怀里,他理解了父亲的正义行动,痛悔了自己的罪恶。

大江东去,白帆点点。身着白色公安干警制服的鲁泓伫立江边,话别即将去服刑改造的儿子。

小帆眼含热泪,难过地说:“爸爸,这第十个弹孔,是我给您留下的。”鲁泓说:“不是你,是‘四人帮’打来的不过,它离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心脏,还很远很远”

【评析与欣赏】

《第十个弹孔》是围绕着“情”与“法”的搏斗开展的。影片编导者通
过对粉碎“四人帮”后现实斗争生活的概括和集中,抓住“情”与“法”这对矛盾,恰当地运用家庭生活、社会风云和人物内心活动,深刻、生动地刻划了人,大胆、细腻地描写了情。鲁泓的独生儿子鲁小帆,原是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好学善画的儿童,多么招人喜爱,鲁泓夫妇和奶奶自然视他如掌上明珠。可是,灾难的十年浩劫开始了。在革命战争中南征北战身中九弹的鲁泓和其他老干部一样,并没有逃脱浩劫对他及其一家的残酷迫害,他和妻子高雅琴被揪斗,关进监狱,奶奶被遣送回乡。幼小、纯洁的鲁小帆失去了父母、奶奶的抚爱和教养,失去了幸福、温暖的家庭生活,变成一个可怜兮兮、无家可归,处处受到冷遇和歧视的流浪儿。他们父子、母子、祖孙之间整整被隔绝了十年。十年后,云散日出,鲁泓一家总该团圆了吧!可是林彪、“四人帮”给他们家的灾难太深重了。鲁泓复职后,碰到的第一个重大案件,就是十年来盼望相见的儿子鲁小帆参与炸毁汾龙河铁桥案。这是多么令人痛苦、难过和绞心啊!影片编导者围绕着对鲁小帆犯罪事实的调查和处理,通过生动的情节,对鲁泓,对三代人之间的感情,作了大胆真实的描写。把鲁泓爱子之情一步一步推到了浓厚、强烈、真挚、感人的地步,既抒了人之常情(这个常情包含着对罪恶年代的隐恨),又为鲁泓秉公执法起到了良好的铺衬和烘托作用。

合情不等于合理。一味地感情用事,就难免走向谬误。这部影片好就好在,编导者巧妙、自然地把“情”与“法”交织在一起,分寸恰当地既写了情,又写了理,做到既合情又合理,着力塑造了鲁泓这样一个既有深厚的父子情,又能处处坚持革命原则,严守法纪的典型形象。

根据鲁泓当时所处的特殊地位,他完全有条件袒护自己的儿子过关。例如,他可以采取回避的办法,不介入炸桥案件。又如,侦破炸桥案件的是自己的老部下刘如柏,况且刘还有意要宽恕小帆。再如,原调查材料也未确认炸桥与巡道工死亡有关。就凭这些条件,鲁泓不需要做什么工作,炸桥案就可以草草了结,鲁小帆就可以免受刑事处罚。可是,鲁泓并没有这样作,当他得知自己的儿子触犯刑律后,没有以情代法变成“疼子”的俘虏,没有以法徇私,没有从革命的立场和法律的尊严上后退一步。不是吗,亲自作出和下令逮捕鲁小帆的,是鲁泓;严厉批评刘如柏“为什么在罪犯中,偏偏对公安局长的儿子疏忽?而对别的炸桥罪犯却一点不疏忽”的是鲁泓;对受害者家属赵淑云的证言材料发生怀疑,亲自私访,终于使案情真相大白的,还是鲁泓。语言既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又是表达感情的工具。鲁泓在下令逮捕儿子前沉痛而又耐心地劝慰妻子:“雅琴!我不仅仅是小帆的爸爸,你也不仅仅是小帆的妈妈,我们都是在党旗面前宣过誓的共产党员。”“我们帽子上的不是普通的帽徽,是国徽,是宪法!”这些富于哲理的话,蕴藏了一位老党员对党的耿耿忠心,表达了执法者先守法的立场和原则。影片通过这些生动情节,塑造了一位老公安战士和人民公仆大公无私、严明法纪、秉公执法、大义灭亲的形象。谱写了法大于情,法战胜情的赞歌。

编导对影片的艺术处理是非常精心和细腻的。比如鲁小帆小时画的一幅儿童画——《我爱北京天安门》,它作为一件贯穿全剧的道具,先后在影片里出现了六次。由于编导者的精心设计,每次在影片里出现,都赋予新意,使这幅画在整个影片中起到了阐述主题、发展情节、刻划人物等多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一件道具的艺术效果。

这件道具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影片的序幕里。一个八九岁的学龄儿童—
—鲁小帆,在绿树成荫的院子里,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画着一幅画——《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是1966年夏天的事。背景是:爸爸在阳光照耀中的喷水龙头下,往身上涂着肥皂,妈妈在一旁洗着衣服。这样,一个在幸福家庭里成长的、有教养、爱祖国、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便首先被推到观众面前来了,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这幅画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影片的正剧开始。时间是十年浩劫之后。两鬓斑白的爸爸鲁泓,才回到工作岗位不久,他面带忧伤地从写字台上拿起装在镜框里的那幅赤子童心的儿童画——《我爱北京天安门》凝视着,后景是小帆的妈妈,眼含热泪,望着丈夫。这一方面表现了鲁泓夫妇思念儿子的痛苦心情,另一方面也给了观众以“见物寻人”的悬念。第三次出现这幅画,是老奶奶从乡下被接回到家里,她是多么急于要见到分别十年的小孙子啊!她发现墙上挂着的《我爱北京天安门》这幅小帆自己画的画,便把它取下来,放在床头的柜上。她哪里知道她心爱的孙子因犯法已经被逮捕了呢?兴奋预示着更大的痛苦,观众也会为之揪心的!这件道具的第四次出现,是小帆舅舅高廉,向一家回忆叙述十年浩劫中,“四人帮”的走卒张琳,要把小帆树为反走资派老子的典型,利用这幅赤子童心的画,对小帆进行引诱和欺骗。这一方面揭露了“四人帮”一伙毒害青少年一代的可耻罪行,另一方面在推动剧情的发展上,也是不可缺少的有力之笔。第五次,这幅画并未出现在银幕上,是鲁泓审讯自己的儿子时,提醒小帆说:“你还记得你画的那幅《我爱北京天安门》吗?”“我要求你,用那个时候对党的感情,回答我的问题。”鲁泓是以痛苦的心情,强忍着眼泪来审讯自己的儿子的。他之所以向儿子提起那幅画,因为他相信儿子是可以教育过来的,他不仅是一位尽职的国家干部,也是一位尽责的父亲呀!这件道具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影片的结尾。小帆已经被判刑十年,鲁泓送儿子去服刑的路上,把镶着镜框的《我爱北京天安门》这幅画送给儿子,说:“爸爸没有更好的礼物送给你,把这个属于你的东西带走吧!”鲁泓所说的“属于你的”四个字,是意味深长的,他对儿子寄托着重新做人的希望,不,他对所有受“四人帮”毒害,走向犯罪或走向弯路的青少年,都寄托着希望啊!

《第十个弹孔》上映于1980年前后,其时正是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时候,影片与时代这样的紧密呼应,自然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广大观众从影片中深受教育和鼓舞。该片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焦思温)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