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彩色宽银幕故事片
摄制: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鲁彦周
导演:谢晋
摄影:许琦
主要演员:古循坚(饰罗群)王馥丽(饰宋薇)施建岚(饰冯晴岚)
洪学敏(饰周瑜贞)仲星火(饰吴遥)
【故事梗概】
1978年冬。一天,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宋薇正在家里翻阅申诉材料,她的好友周瑜贞赶来,告诉宋薇自己去天云山寻找当年建设天云山的考察资料时,遇到一个叫罗群的马车夫,深受老乡们的敬重,却至今还顶着右派、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多次申诉而不被受理周瑜贞的话,在宋薇心中激起阵阵波澜,20多年前的往事历历映现在她的眼前:
1956年春,宋薇和好友冯晴岚从学校毕业后参加了天云山考察队,年轻有为的罗群接替吴遥任考察队政委,他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考察队出现了生动活跃的景象。在共同的事业中,宋薇和罗群产生了纯真的爱情。时隔不久,宋薇被调到党校学习。反右斗争时,罗群被吴遥派去的工作组罗织罪名,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宋薇在周围各种压力和胁迫下,痛苦地选择了与罗群“划清界线”的决定,并在领导和组织上的撮合下,与吴遥成婚
当晚,宋薇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次日,她打开吴遥办公室的抽屉,找到了罗群的申诉材料。但朱科长却告诉她,罗群的问题吴遥曾指示不予复查,这使宋薇陷入极度的不解和矛盾中。当晚收到冯晴岚的挂号信,宋薇才了解到罗群这些年来的生活遭遇:
罗群被打成右派后,交当地生产队监督劳动。不久,冯晴岚也来到这里教小学,她常常关心和安慰被孤独和痛苦折磨着的罗群,鼓励和帮助他继续收集资料,研究天云山的开发和建设。一天,患了重病的罗群高烧昏迷,冯晴岚不避种种外来的压力,在风雪交加中,用板车将罗群拉到她的住所,用仅有的5元钱办了婚事。他们收养了因抗洪牺牲了的老书记的女儿凌云,在逆境中相濡以沫,过着虽清贫困苦却精神丰富的生活。文革中,冯晴岚因拒不交出罗群的手稿而差点被折磨至死
冯晴岚的信使宋薇受到极大的震动,她不顾别人反对,把罗群的申诉打印出来,向上级领导反映真实情况。吴遥从南方休养回来后,不择手段地阻挠为罗群平反,不仅公开指责宋薇,甚至对她施以暴力。宋薇嘴角流着血从地上撑起身,决心离开吴遥,但在下楼时,她终因体力不支摔伤,住进了医院。
罗群的冤案终于得到改正,而积劳成疾的冯晴岚却离开了人世。伤愈后的宋薇来到冯晴岚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艳的杜鹃花
【评析与欣赏】
根据鲁彦周同名小说改编的《天云山传奇》,是新时期影坛上第一部对
反右斗争扩大化进行认真反思的影片,它以反映生活的深度,生动感人的银幕形象和新颖独到的艺术手法激起了普遍而又强烈的社会反响,是谢晋影片中最能体现其艺术探索精神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50年代中期的反右斗争扩大化,是我国特有的政治环境中出现的悲剧。这场劫难对我们的国家和很多家庭、个人都造成了深重的创痛和灾难性的后果。《天云山传奇》不是一般地重叙这一历史悲剧的过程,而是立足于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新的时代高度,以新的审美眼光来透视它,力图挖掘政治性事件中所蕴含的人性内容。影片没有停留在生活的表面,而是旨在通过人物性格、命运和各种人物关系的具体描绘,将镜头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揭示出政治性灾难对人的心灵的摧残和人性的扭曲,以及新的时代变革所引起的人的心灵的震颤和人性的复苏;同时又充满激情地讴歌了逆境中坚韧不拔地执著于信念和理想追求的革命者高尚、美好的心灵和情操。导演谢晋在影片上映之前,曾著文写下了这样的话:“我想用形象来呐喊,让冯晴岚式的人,在我们国家多一点,多一点;而像吴遥和朱科长那样的人,是我们国家的另一面,我希望它不断地少一点,少一点”显然,创作者通过影片所热切呼唤的是,美好人性、人情的魂兮归来!
与影片主旨相得益彰的是,《天云山传奇》以宋薇等三位女性的视角切入生活,展开叙事,以宋薇内心独白的画外音照应首尾,贯穿始终。影片情节进展中有关罗群20多年生活经历的叙述,均是通过以宋薇为主的三位女性的回述来完成的。这种叙述方式的选择为影片的叙事带来了如下优势:首先,女性第一人称叙述使影片的叙事娓娓道来,细腻、自然,给人以亲切感、真实感,体现出浓郁的抒情色彩和反思意味。其次,多个第一人称的叙述形成一种多视角的圆照、互补,使叙事更加完满;因此,三位女性的回述共同展现出罗群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及其性格、命运的发展变化,塑造了一位襟怀坦荡、磊落光明,有着坚定信念、崇高理想、顽强意志和实干精神的革命者的形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影片过于倚重这种叙述方式也多少影响到罗群形象的塑造。因为三位女性的回述虽然都聚焦于罗群,但对罗群而言,这仍然只是一种外部的观照,它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对其内在心理现实的深刻揭示,这多少影响到罗群形象的个性化深度。而相比之下,宋薇的形象则由于影片调动各种电影手段揭示出她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所以其形象较之罗群有着更为丰厚的心理内容,也更真实可信,这自然与影片以宋薇的视角为影片叙述的主要视角分不开。随着宋薇那自我解剖式的内心独白,观众不知不觉走入她的心灵深处,为她的软弱、盲目和婚姻悲剧而扼腕叹息,为她终于挣脱精神枷锁走向自主并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三位女性中的冯晴岚,是影片着力赞美和讴歌的人物。在这位普通而又伟大的知识女性身上,寄寓着创作者的人性美、尤其是完美女性的理想。冯晴岚的可贵,在于她对正义、真理、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奉献精神,从她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人格和精神的伟大、崇高,是这种人格和精神中所蕴含的难得的识见、勇气、毅力和韧劲。与冯晴岚的形象相互辉映的是热情开朗的周瑜贞,这位思想解放、目光敏锐的新女性的出现,“好像一幅深蓝色的画有了一朵红花”,使“整个作品的调子起了变化”,她那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青春活力的形象,既给银幕带来了亮色,也使人感受到新的希望。此外,吴遥、朱科长的形象,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审美意义。
《天云山传奇》的情节结构也很有特色。尽管影片的情节进展中插入了
多段回述,但仍然保持着一条依时间顺序向前推进的情节主干,即宋薇克服阻力为罗群的冤案平反。可以看出,影片情节的几个构成部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是完整的、清晰的;回述部分很自然地融合在现时的情节发展之中,因此影片仍属于锁闭式的情节结构,而很难说是心理结构。不过,由于影片中回述部分占有相当的篇幅和分量,而现在进行时的情节过程又比较简略,这使影片既具有锁闭式结构的故事主干、有情节线索的结构特点,又避免了它的封闭性所带来的情节单一,难构成立体图景的弱点,使其在统一中有变化,繁复而不杂乱。影片中的回述部分将50年代中期至1978年以前发生的事高度浓缩,舍去了许多过程的叙述,只表现那些在人物心灵和意识屏幕上留下深刻印记的细节和片断,借以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情感,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结构上的剪裁取舍无疑与影片重在表现人情、人性的主旨是一致的。同时,回述的穿插既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构成一种对比,又使影片对生活的反映形成一种多视点、多角度的透视。由此可见影片的艺术构思之妙。
在镜头运用方面,影片中推、拉、摇、移的运动镜头,不仅运用娴熟,而且极富于艺术感染力。如拉板车一场戏,在“山路弯弯、风雪漫漫”的歌声中,银幕上交替出现了9个摇镜头画面,镜头一会儿从白雪皑皑的远山摇到行进的板车旁,一会儿又从冯晴岚的身影摇向风雪漫漫的远方人与景是那样和谐地融为一体,皑皑白雪恰成为冯晴岚纯真爱情、高洁人格、美好心灵的诗意写照。此情此景,使观众在感受到冯晴岚心灵美的同时,也随之升华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而最后一个摇成大全景的画面:两道深深脚印和车辙顺着辽阔的雪地伸向远方,更是为观众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思考。
影片中许多镜头的运用,体现出浓郁而强烈的抒情色彩。如冯晴岚去世后,银幕上接连出现了两组8个空镜头:刚刚燃尽的蜡烛、冯的破羊毛背心、切了一半的咸菜、缀有补丁的窗帘,这组镜头使人见物思人,痛惜和怀念之情油然而生;接下来是小桥、河边、山区磨坊边的小路、雪地上的脚印、车辙一组诗情画意的镜头,这进一步延续和加强了观众对人物美好心灵和崇高精神的向往和深深怀念之情。
影片《天云山传奇》1981年获中国电影家协会“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三项奖,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李显杰、修倜)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