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彩色片
摄制:北京电影制片厂
原著:老舍
改编:凌子风
导演:凌子风
摄影:梁子勇吴生濮
演员:张丰毅(饰骆驼祥子)斯琴高娃(饰虎妞)颜彼得(饰刘四爷)李翔(饰二强子)殷新(饰小福子)李唐(饰曹先生)
【故事梗概】
拉洋车的祥子被军阀的队伍抓了去运弹药,在混乱中跑了出来,顺手牵走了军队丢弃的三匹骆驼,路上用它换了35元钱,又跑了北京城,从此大家便叫他“骆驼祥子”。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靠盘剥拉洋车的工人而发财,成天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他有个女儿叫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她不仅照料刘四爷的吃喝,而且车厂里的大事小事全凭着她一手操持。祥子回京后剃了头,换上一身新衣,又来到了“人和车厂”,虎姑娘见了他格外的高兴。祥子把手头的30元交刘四爷存着,准备将来买辆新车,并且在车厂的下房里住了下来。
为了买车,祥子从早到晚拉着洋车奔跑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为了多挣点钱,他给一个姓杨的宅门拉包月,可杨家把他当奴隶使唤,除了拉车外还要挑水、擦鞋、抱孩子,祥子忍无可忍,辞了这差事,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车厂院里的灯全灭了,只有虎妞屋里的灯还亮着,她正在自酌自饮,她见祥子愁眉苦脸的回来了,连忙招呼他到自己屋里来。别看虎妞平时对车夫像母老虎一样,可她对祥子却一片深情,祥子进屋后虎妞把他按在炕沿上,想尽办法哄着祥子陪她喝酒,祥子酒喝多了,虎妞倚在祥子身上,伸手捻灭了桌上的油灯,屋内一片黑暗。
后来,祥子又给曹先生拉包月车了,他想以此躲开虎妞。曹先生一家人对祥子都很友善,还要凑钱帮他买车,祥子也尽心尽力,并且把挣来的钱都攒在新买的闷葫芦罐里。一天晚上,虎妞来找祥子,骗他说自己已有身孕,要和他成亲,嘱咐他刘四爷生日那天一定要来看老爷子,她自有锦囊妙计。曹先生和进步学生来往密切,密探盯上曹先生,在曹家搜查时,顺手把祥子攒下的血汗钱也全部抢走了,祥子痛心地哭了起来。
祥子离开了曹家,正赶上刘四爷作寿,在虎妞的导演下,祥子给刘四爷又送寿面又认干爹,刘四看不上臭拉车的祥子,在酒席上便翻了脸,虎妞也不示弱,趁势当众宣布她要同祥子结婚。没几天,吹吹打打,虎妞坐着花轿来到一个大杂院,和祥子成了亲。她得知刘四爷已把车厂卖了,继承家业的希望落空了,便把剩下的钱给祥子买了一辆车,祥子又拉起车来。
不久,虎妞真的怀了孕,不幸难产,喝了香灰水也不顶用,去找洋大夫又没钱,眼睁睁看着虎妞痛苦万分地死去。为还债,祥子把车也卖了,他过去深深同情过的小福子、老马头相继死去了,他也像一具活尸,摇摇晃晃地走进阴暗、高大的城门洞,向着毁灭走去
【评析与欣赏】
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天桥、鼓楼、白塔,是牌搂、街道、小巷,是车厂、大杂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这儿没有丝毫田园诗一般的快乐,我们见到的是祥子的那双大脚马不停蹄地跑过大街,穿过小巷,烈日下,雨雪中处处有他艰难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洋大夫的冷漠,这是一座千真万确的地狱!最后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马头倒毙在街头,祥子也终于穷途潦倒,逐渐消失在一座城门洞里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广大劳动大众的生活,这真切的现实让人们体会了人力车夫们不可逾越的悲惨命运,让人们深刻地认识了“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
导演凌子风从小就生长在北京,因为家境困难搬到了贫民区,成天接触拉车的,卖破烂的,做小贩的和当暗娼的,迫于生活,凌子风还曾一度混迹于人力车夫的行列,使他对社会底层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使他对老舍先生的小说始终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当他着手把《骆驼祥子》搬上银幕时,为了保持老舍小说的浓郁的京味儿,把影片拍得富有时代精神与地域特色,创作人员无论在影片的结构、人物刻划,还是故事情节的叙述及摄影用光上,都努力追求中国气派。为了重现一二十年代老北京的风貌,美工师、绘景师、制景工人辛勤努力,搭建了“西四牌楼一条街”这一浩大的场景。整部影片有如一幅浓郁的北京的风情画,有卖茶汤、糖葫芦、酸梅汤的,有卖金鱼、绒花、兔儿爷、鸡毛掸子的,有摔跤的,拉洋车的,也有削牙签,捡煤核的。在虎妞的婚礼上,我们还看到了送亲奶奶为她戴上凤冠,在一片鼓乐声中,她上了八抬大轿,跳火盆,揭盖头,然后是拜天地此情此景此物把我们带回了几十年前的老北京。影片中那股地地道道的“京味”很大程度上还得力于剧中人物那一口令人叫绝的“京片子”,请听听这场激烈的父女“对阵”:
寿堂里虎妞扒在祥子耳朵边说什么,虎妞笑了。
刘四爷看在眼里,悻悻地说:“哼!我算叫一群猴王八给吃了!全怨我这儿风水不好!出了扫帚星了!”
虎妞:“哟!老爷子,您可为什么说什么!您自个儿要花钱办事儿,碍我什么了?跟别人煞气!”
刘四爷:“什么?我跟别人?我简直就是跟你,我眼里不揉沙子,我全瞅见了!”
虎妞从太师椅上跳了起来:“你瞅见什么?瞅见什么了?”刘四爷冷笑着。
虎妞一只手往腰上一叉:“哼!我受了几天累,临了冲着我来了!您说说,您瞅见什么了?瞅见什么了?”
刘四爷噘着嘴:“你甭看着我办事眼热,你当我不明白,那不是?!”
坐着的祥子瞪着双眼回头看着。
虎妞:“他呀?怎么样?”
刘四爷不紧不慢地说:“甭揣着明白的,说糊涂的!干脆告诉你得了,要他没我,要我没他,我是你爸爸,我管得着!”
虎妞拿着凳子走到祥子边坐下:“这屋窗户纸,你今儿捅破了也好,就打算是这么笔帐吧,您怎么样,我倒要听听!”
刘四爷跳起来:“你想去倒贴?甭想,我不能便宜了臭拉车的!”说罢转身走
这些生动的对话既赋予了人物鲜明的个性,又带有一二十年代北京所特有的地域特色,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艺术魅力。
老舍的原作对祥子命运的悲剧描写比较低沉、阴郁和绝望,凌子风说他“不忍心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祥子的颓然堕落”,因此在通过祥子命运控诉旧社会、批判个人奋斗的原则下,对原作作了一些改动,特别是对虎妞的形象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导演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对虎妞的性格作了大胆的新创造,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鲜活形象。影片的编导并不回避虎妞的“俗”与“丑”,虎妞露面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从炒菜锅里抓起一根扁豆,尝尝口味如何,热菜塞到嘴里,烫得龇牙咧嘴,一副蠢相。饭吃到一半儿,车夫们来交车份儿了,她抓起馒头咬一口,一边嚼着一边和车夫们打招呼,三步两步窜到院子里,一丝不苟地验收车夫交到她手上的血汗钱。她喝酒时将桌上的酒盅送到嘴边一饮而尽,还要故意地探出身子,朝祥子“呵”上一口气。就连她做好事,白送几块劈柴给小福子,也是一边喷吐着满嘴的牙粉,一边用脚扒捡着台阶上的劈柴,“踢”到小福子面前。但是作为一个人,虎妞也有爱情的幸福和烦恼,从虎妞与祥子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奇特的爱情史(包括诱骗祥子,讹诈祥子,父女闹寿棚,指挥祥子拜天地,“小”两口逛庙会直到难产死去),我们差不多是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了这种有苦,有辣,有酸,也有几分甜的虎妞式的爱情。斯琴高娃塑造的虎妞是80年代前期中国影坛上表演艺术的一大突破,她本人因此而荣获了金鸡奖和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奖,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将长久地留在千百万观众的记忆之中。
这部影片上演后,人们在普遍承认它的巨大的成就的同时,也在影片改编的得失上产生了许多争议。最具代表性的论点认为“影片对外部形式——包括环境、语言、风土人情等——的追求胜过对原作精神的深刻理解,在对小说主题的解释与传达上、对主要人物形象——祥子与虎妞的理解与处理上以及整个作品艺术风格的体现上,逊于原作,甚至与原作有相悖的现象。”老舍先生的原作自始至终把祥子放在主角的地位,整个故事的发展就是祥子被社会恶势力吞噬的过程,原作中的虎妞从里到外全是丑的,她长得又老又丑,是个38岁还没有嫁人的老姑娘,与二十三四岁的祥子极不“般配”,她与刘四在对生活的要求上、在追求享乐的好逸恶劳、精明地盘剥车夫上都没什么区别,因此,祥子与她之间不可能有男女之间的正常的爱恋与婚姻,她与兵匪们,与孙侦探,与以后的夏太太等一样构成一种侵蚀祥子的腐蚀力量,是损伤祥子理想与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影片中的虎妞已经变成一个体贴他、关怀他、真正爱着他的妻子,他们勇敢地冲破刘四的阻拦,建立了一个还算可以的小家庭,只不过旧社会终不容这一对比翼鸟儿实现他们美好的理想,这种立意的变化显然明显地削弱了影片的思想深度。影片中祥子人生历程中的另一重要失败是他的买车梦的幻灭,老舍先生通过祥子买车这点卑微的理想的三次失败,意在写出一个年轻、老实、好强、健壮的车夫终于被社会逼成一个堕落、自私的末路鬼,这个主题是极为深刻的,可是影片没有让受苦受难偏又幻想以个人奋斗杀出一条生路的祥子成为主角,忽视了作为人力车夫的祥子的生活的艰辛和一辆车子对他的重要性,却将爱情与婚姻上升为中心事件,被冷淡的祥子只不过是虎妞的一个陪衬,始终没有站立起来。因此,改编后的影片所表现的那个花团锦簇的恋爱故事其艺术氛围虽
比原作艳丽多彩,但整个作品的思想容量变得窄小了,未能体现原作那种朴实、深沉、历史长卷式的艺术风格,这不能不说是影片《骆驼祥子》的一个很大的遗憾。
《骆驼祥子》是一部优秀影片,它获得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和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斯琴高娃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俞翼如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邓成玉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道具奖。
(邓烛非)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