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彩色片上、下集
摄制:八一电影制片厂
编剧:艾煊梁信
导演:袁光韦林玉里坡
主要演员:张克瑶(饰毛泽东)王铁成(饰周恩来)刘锡田(饰陈毅)孙飞虎(饰蒋介石)枸次禹(饰李宗仁)智一桐(饰张治中)杜雨露(饰金石开)
【故事梗概】
1948年的岁末,南京中山陵。西风夕照下的蒋介石忧心忡忡,进退两难。经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他的军事主力已被人民解放军所歼灭,难以再战。“和”也并不容易,当年国共和谈的协议就是他亲手撕毁的,国人有目共睹,记忆犹新。
河北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等人正在畅谈时局。毛泽东风趣幽默,矛头直指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和平”高调,说:“司徒雷登会变戏法,美国轰炸机一眨眼就变成和平鸽了!”
为了保住“半壁江山”,蒋介石玩弄退隐花招,李宗仁作为代总统上台,司徒雷登则极力鼓吹“第三条道路”。为争取和平,减少并避免战争带给人民的惨重损失,我党中央邀国民党代表来北平进行和谈。种种事实证明,蒋介石和谈是假,拖延时间,妄图卷土重来是真。为了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朱德果断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夜起至21日,我百万雄师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苦心经营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覆灭。
【评析与欣赏】
这是新时期初期一部引人注目的革命历史巨片。它与《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四渡赤水》等一起,成为了我国影坛历史巨片的一批奠基之作。
它们的突出特点是视野开阔,题材重大,气势宏伟,结构严谨。艺术家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有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意识与追求,要让历史的真实面貌重现于银幕。《风雨下钟山》也是同样。它紧紧围绕着“和”“战”的矛盾。以最后的“渡江战役”作为高潮,组织起国、共、美三方的矛盾冲突,把这一段复杂的历史搬上了银幕。它不是一部“战争题材”影片,而是一部历史巨片。
如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所指出的,历史是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是多种社会矛盾的产物,是一种“合力”。《风雨下钟山》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真正站在了历史的高度,通过国、共、美三个主要方面的矛盾斗争,形象地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搬上了银幕。
影片开始不久,我们就能感觉出作品的整体构思与描述的重心。片名很有力;但它毕竟是一种类似于“诗”的传达,是从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的诗句中摘录演化出来的。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到一种气势与意境;然而还
很难把握住它的结构与故事。入戏之后,随着人物活动与场景的展开,那么,情况就清楚了。
这是一种史诗的构架与描述:一方面,是忧心忡忡、老奸巨滑的国民党元枭蒋介石。尽管是西风夕照,大势已去,但仍处心积虑,要作困兽斗。他佯作下野,暗中操纵,设下疑阵,以求一逞。尽管已经十分被动,他还要争取主动,以《元旦文告》,提出“和平条件”,以迷惑对方,牵制对方。另一面是我方。尽管只是身居乡村陋室,领袖们却紧张、热烈地纵论着天下大势。“和”还是“战”的矛盾同样摆在他们的面前。国民党的阴谋诡计,帝国主义的压力,以及战争必然带来的损失,都是需要严肃对待的。再一方是美国政府。毛泽东的犀利的讽刺,已经点破美国政府的两面派的伎俩;紧接着侧面写出宋美龄赴美求援受到冷落,更表明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微妙变化。
短短的开头,影片便形象地展现出了“三大战役”之后的国内形势。三股主要力量,三个方面的代表人物,三种不同的愿望与追求,都把视点集中在了“和与战”的选择决策上。这里,优势者面临着“矛盾”;劣势者也面临着矛盾;而且这种矛盾时刻处于转换的可能性中。因而形势不能不呈现出复杂、微妙的状态。表面上看这个开篇似乎很散,忽而敌方,忽而我方,忽而又插入美方。但这是艺术家的匠心独运。他们像一个善弈的大师的开局,几个场景、几组画面的段落,就让我们看到了全局的部署与意图。没有依赖机械、呆板的旁白说明;也没有明显人为的“戏剧化”的场面,一切都是经由人物特定情景中的行为,经由“生活化”的描写而自然地呈现出来的。它不但使我们感觉到影片构思的严谨,也使我们感觉到艺术家对于史诗的叙事能力的趋于成熟。
接下去,影片就顺着这“情境”予以展开。我方的行动是坚决有力的。这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发布《关于时局的声明》为标志。它表明了我们的基本态度与原则立场。我们希望和平,但和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保证。我们以无数同志的流血牺牲为代价,才赢得今天的主动局面,决不能为“和平”而养痈遗患,放虎归山。所以,《声明》提出必须惩办战争罪犯的8个条件,击中了蒋介石等人的痛处。
蒋介石也在紧张地行动着。他不是一个酒囊饭袋,而是一个阴险毒辣、诡计多端的阴谋家。他一面布置迅速扩军,作垂死的挣扎;一面又安排心腹抢占台湾,以作最后的退路;同时又严令加强江防工事,扩充兵力,企图阻止我军渡江。而且,他还密告和谈代表团,拖延时间,以求一逞。
司徒雷登也有他的如意算盘。他比一些国民党的顽固派冷静,也比他们聪明。他能清醒地看出国民党反动派已经是一条死狗,无法避免覆灭的命运。所以,他提出“第三条路”,拉拢、诱惑一部分“民主派”,力图使形势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
共产国际的某些好心人也力劝我们:“适可而止”,与国民党实行“划江而治”。
这阵阵风雨,都刮向我党中央。“和”与“战”的实质被揭示出来了。它不只是一个要不要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中国的“统一”还是“分裂”。正是在这种种压力面前,毛泽东同志显示出了大无畏的气魄与坚强的意志。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只要共产党人死不绝,中华民族就一定要统一。”可以说是整部影片的“灵魂”。它也显示了创作者对于题材历史意
义与现实意义的深刻的把握。
如果我们把影片的上集视为交响乐中的提示与展开,那么,影片的下集便可称为再展开与高潮。由于事件、矛盾的相应集中,它的表现便显得更细腻、更舒展、更抒情。
“和谈”是下集的重要事件,可以说被艺术家描写得曲容具妙。它写张治中的临危受命,接着又写他到北平机场后竟吃了无人欢迎的“闭门羹”。事后周恩来同志告之,既然蒋介石已经“下野”,代表团为什么行前还要向他请求报告呢?短短一节,把对方“和谈”的背景、阴谋,以及蒋、李的矛盾,我方的原则态度都囊括其中。叙述曲折有致,包容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谈”失败后,国民党的代表们有家难回,张治中更是去留两难。此时,周恩来同志向他伸出热情友好的双手,并已把他的妻儿都接到了北平。张治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影片从伦理人格的一面描写了党的领袖形象,不能不使之更加丰满、更加动人。历史事件的展现与形象人性深度的揭示,在这一段描写中可以说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在“虚构”的人物、细节中显示历史的某些本质方面,是作品的另一特点。如果投身创作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史实的记载与提供的材料,和作品所需的题材之间必然存在相当的差异。因而它就需要我们去“虚构”与创造。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开明士绅金石开,看到了解放军中的青年战士冯染枫,看到了国民党的中级军官尤兆龙等。比较而言,尤兆龙的形象在作品中作用更大,也更显重要。这个在国民党队伍中卖命效力的军人,此刻亦清醒地看到大势已去,需自寻退路。但蒋介石却封官许愿,收买人心让尤扩充军力、坚守江防。尤为感激知遇之恩,便离妻别室,上了前线。他自以为忠心耿耿,不料却引起汤恩伯的怀疑。然而派系勾心斗角的结果,却因证据不足,而汤恩伯又要笼络人心反使他得到了提升。可是,这种“提升”意味着什么呢?无非标志着他被更紧地捆在了蒋家王朝的战车上罢了。尤兆龙这一形象不仅把国民党内部的勾心斗角、荒唐怪诞作了揭示;而且在沟连上下层人物,与前后方矛盾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杜雨霞饰演的金石开,尤其是斯琴高娃饰演的冯染枫,一为开明士绅,一为我中央的机要人员,他们的形象创造,对于反映某一阶层的政治倾向与态度,丰富作品的生活层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而且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还常常起着调节气氛、贯通全片血脉的重要作用。
影片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上,也有自己的特色。除了纪实性的风格特征以外,蒙太奇的成功运用,可以说是它最突出的成就。就全局而言,整部作品都可以说是由“蒙太奇”所构成。各种政治力量,各类人物,都处在一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相对立的复杂关系之中。它们的矛盾斗争,在整体上恰好构成了历史的“合力”。没有自觉的“蒙太奇”的意识,我们很难想象一部作品能如此自由而有机地把这些不同的时空组织在一起。就微观而言,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音响”蒙太奇的运用。这里最突出的,一是毛泽东提议发布的《关于时局的声明》。它没有孤立地表现声明的内容,而是借蒋介石收听我新华通讯社的广播而传达出来。这样,它既巧妙地把西柏坡与南京的不同时空联系了起来;又微妙地传递出蒋介石的复杂心理,表明《声明》打中了他的要害。二是毛泽东表达我党中央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由陈毅同志的动员报告中引用、接续;这不但成为联接上下集的枢纽;也表明毛泽东同志的意志实际上代表了中华儿女的心声。艺术
家的严谨与匠心,于此可见一斑。
(彭加瑾、张春如)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