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彩色宽银幕故事片
摄制: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李准
导演:谢晋
摄影顾问:许琦
摄影:朱永德、张永正
主要演员:朱时茂(饰许灵均)丛珊(饰李秀芝)牛犇(郭子)
刘琼(饰许景由)
【故事梗概】
在敕勒川草原过了20多年牧马生涯的许灵均,风尘仆仆坐飞机赶到北京,会见他的父亲许景由——一位来自美国,而今已是亿万富翁的大资本家。阔别31年的父子俩在北京饭店相见,父亲激动得热泪纵横,儿子虽也动容,但未掉泪。在父亲眼里,粗手粗脚的儿子有些冷峻,不像出自他那个家庭的人。
在许灵均的脑海里,父亲留下的只是一些痛苦的回忆。虽出身官僚资产阶级家庭,但金钱并没有给他的童年带来幸福。父亲有外室,常与母亲争吵,不回家,并在解放前夕遗弃他和病重的母亲去了美国
解放后,孤单的小灵均,在老师的关怀下,靠助学金读完中学并留校任教。反右时,他因为写了一张批判血统论的大字报而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偏僻的牧场劳动。在押解途中,睡在马槽里的许灵均曾想自杀,大棕马的抚慰使他打消了寻死的念头。1962年他被解除劳教后留在牧场放牧,受到乡邻董大爷、大娘和郭子的关心照顾,在劳动中与这些质朴的人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文革”时,他在郭子和乡邻们的帮助下,躲过了造反派的批斗。1972年,在郭子和乡邻们的热心撮合、张罗下,他与一位从四川逃荒来的姑娘李秀芝成婚。秀芝温柔体贴而又聪明能干,她脱坯、建房、种植、养鸡鸭,还学文化、写日记,并生下了儿子清清。1979年,牧场为许灵均平反,补发500元工资,安排他到牧场小学教书。他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获得了孩子和乡亲们的爱戴
深夜,在北京饭店里的许灵均思潮起伏,他想起动身时秀芝为公公准备的一篮茶叶蛋。想到淳朴的乡亲们和美丽的大草原他激动不已地伏案给秀芝写信,告诉她自己决定不随父亲出国,因为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和前途,决不会在人民前进的时候,离开自己播种了20年汗水和泪水的土地
这时,父亲走进房来,读了儿子未写完的信,不免有些失望。愧疚、自责、并想对儿子进行补偿的许景由,本打算带儿子去美国继承自己创办的事业,现在看到儿子如此坚定,只好不再强求。他只希望儿子能在国内为他找块墓地,使他落叶归根,将骨灰葬在祖国的土地上。
在机场送别父亲后,许灵均又回到了大草原。秀艺和清清奔跑来迎接,三人沉浸在离别重逢的喜悦中。
【评析与欣赏】
根据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牧马人》,是一部认真探求生活
底蕴,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影片。它通过许灵均被错划为右派后的坎坷生活遭遇,表现了他在生活的磨练中,由于劳动人民精神和品质的影响所带来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影片中壮阔的草原风光,浓郁的生活气息,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质朴自然的表演,以及淳朴、善良的人情、人性之美,都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从主人公许灵均被错划为右派后的生活遭遇来看,其命运是具有悲剧性的,政治厄运的降临为他以后的生活抹上了浓重的阴影。然而,影片《牧马人》并不是一出悲剧。影片通过开头的一个全景镜头,表现绿色的草原、畜群和躺在草地上的许灵均,这不仅是介绍牧马人和环境,而且暗示了广袤的草原如同祖国母亲博大的襟怀,她不嫌弃地接纳了政治上受挫的许灵均,抚慰着他那颗受创的心。这实际上为整部影片定下了正剧的风格基调。尽管影片也描绘了人生的悲剧,但并不着意渲染这种悲,而是要表现人物对祖国母亲的理解和热爱。因此,影片着力描写了成为牧马人的许灵均在普普通通的劳动群众中所得到的关心和帮助,所感受到的温暖和情意。如,饥饿困顿时,董大娘为他端了两碗冒着热气的面条(特写、切入许灵均望着画外热面条的近景),留下了“吃饱不想家”的暖心话;“文革”风暴袭来时,郭子煞费苦心地用计,机智保护他免遭造反派的冲击与批斗(切入窗外的许灵均感动得热泪盈眶的镜头);在几乎毫无幸福可寻的情况下,郭
子为他送来了纯真、善良的秀芝这感人肺腑的一切,都给逆境中的许灵均以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使他作为牧马人的一员与乡亲们、与大草原建立了深挚的情感联系。婚后,秀芝的勤劳能干所带来的充实、丰富的家庭生活;平反后,政治上的新生和学生、家长们对他的爱戴和信赖这使他更深切地体会到劳动、生活和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并因此而更进一步加深了他与乡亲、与草原的情感联系。他爱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爱自己那简陋而又充满温暖和亲情的家,爱自己浇灌了20多年汗水和泪水的土地,爱这片热土上的乡亲和学校的孩子们这种爱是真挚的、具体的,影片对这些具体的爱的描写是生动的,影片中所体现出的人情和人性之美也非常感人。然而略嫌遗憾的是,影片没有能很好地完成由具体的爱到更高层次上的民族之爱、祖国之爱的升华,两种爱的融合显得有些生硬而缺乏有机性。这恐怕与编导者表现爱国主义的意念太强,让人物说了一些不大合乎自己身份、经历和性格的政论性、哲理性的语言有关。这些多少有拔高之嫌的描绘,不仅无助于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反而给人以不协调之感。致使影片的爱国主义成了特别指点出来的东西,而没有真正化为人物的内在激情,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过从整体上看,影片对人物形象、性格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具体刻划还是比较成功的,一些形象的塑造富有独创性(如郭子、李秀芝),一些场面和细节的描写也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郭子撮婚,驱散围观的孩子,以及他往大字报上撒尿等),以长镜头拍摄的草原风光(蓝天、白云、骏马飞奔等)很富有抒情色彩。尤其是对普通劳动群众所有的那种淳朴民风、民情和民心的刻划,使影片拥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
作为配角的郭子,是影片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个性格鲜明、真实生动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牧民形象,他热情、质朴、豪爽、耿直、而又诙谐风趣,从外形到言谈举止都是活生生的“这一个”。影片通过“郭子撮婚”这场戏:他半日跑30多里路为两个苦命人开结婚证明,连
喝口水都是自己拿瓢往锅里舀,还发动乡邻们凑钱,忙不迭地张罗他们的婚礼集中表现了他的热心和善良无私;出自郭子之口的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则见出他的幽默和风趣。饰演郭子的牛犇是一位经验丰富、演技出色的老演员,他很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内心体验与角色融为一体,并在剧本提供的基础上,抓住一些富有特色的细节和动作、语言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如他在撮婚一场戏中那恰到好处而又别开生面的表演;他同董大爷商量,咬定山下草情不好,绕着弯子迫使队长留下许灵均使其免遭批斗时,那借火、点烟、挤眼的动作,那狡黠的眼神和咄咄逼人的口气;他边看大字报边挖鼻孔的动作,将“勒令”念成“勒今”时的神态;他牧马群、唱牧歌时的激越,他的骑术的洒脱利落;他教育孩子不要再喊“老右”的苦心;他将孩子们郑重托付给重新执教的许灵均时的诚恳都以真实自然的表演,富有层次地突现出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征,使郭子这一独具光彩的形象真正立在了银幕上,也活在了观众的心目中。
李秀芝也是影片着力刻划的形象。在这位纯真善良而又勤劳能干的农家女子身上,融注着编导者女性美和母性美的理想。她脱坯建房、种植、饲养、生育样样行,养什么成什么;她为许灵均带来了妻子的温柔体贴和充实丰富的家庭生活,使他通过她,与那片立足生存的热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饰演李秀芝的丛珊第一次走上银幕,就因其外形和气质与角色的贴近、自然清新的表演而较好地完成了形象的塑造,使淳朴可爱的秀芝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饰演许灵均的朱时茂与丛珊的对手戏也表演得比较成功,如许灵均初见秀芝时,由陌生、惶然、同情,而终至喜出望外的情感变化,都表现得真实而富有层次;俩人之间的夫妻生活和感情交流也很自然、生动。可惜的是,由于剧作上的局限而带来的意念化痕迹,以及环境对人物的心理压力的表现不足,而使许灵均的形象不够丰满。
从镜头调度和组合的角度来看,影片的剪辑也非常精巧和富有特色。例如,影片第46场表现许灵均在敕勒川湖边放牧的那场戏,开始几个镜头非常舒展,节奏平稳,镜头转换流畅自然,给人以优美开阔的抒情感;接着,当乌云密布,许灵均吹口哨聚拢马群时,则用了比较明显的镜头切换手法,群马受惊时竖耳朵、扬头的镜头,主人公挥鞭奔驰与雨打湖面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动感。这种从平静、安详到动荡不安的气氛转换,是通过镜头剪辑上的技巧与节奏来营造的,从而使这场戏起到了结构上的情绪过渡作用,为接下来的“文革”戏作了心理铺垫。又如,在董大娘给许灵均送面条的那段戏中,当许灵均目送老人向门外走去,然后回头看着画外的两碗热面条时,影片紧接着给出一个反应镜头:灶台上的两碗热面条的特写,然后又切回许灵均看着画外热面条的近景,这种带有A—B—A特征的反打镜头运用,有力地揭示了人物心理,使镜头表现具有强烈的感情冲击力。对两碗面条的特写强调,使观众更强烈地感受到牧民们淳朴、善良的品德和那种温暖、深厚的爱。其他如牧民们带许灵均到祁连山放牧的镜头段落,影片结尾许灵均与妻儿相会的段落剪辑,都充分调动了电影镜头语言的特殊表现力。通过俯视摇摄的大远景镜头,通过长焦镜头的“变形”表现,通过最后的“定格”处理,影片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草原上奔驰的马群、美丽的风光,以及人物对大地、对祖国的那种深厚的依恋之情。
影片《牧马人》获第六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三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奖。
(修倜、李显杰)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