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_电影故事梗概|评析与欣赏

1983年

摄制:珠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鲁彦周

导演:汤晓丹

摄影:沈西林、刘锦棠

主要演员:董行佶(饰廖仲恺)梁月军(饰何香凝)章杰(饰孙中山)张燕(饰宋庆龄)陈国宝(饰郑剑)薛淑杰(饰碧影)顾小铨(饰李行)刘冠雄(饰胡汉民)

【故事梗概】

1922年6月16日凌晨,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勾结北洋军阀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廖仲恺被叛军诱捕。

廖仲恺夫人何香凝连夜将儿子女儿转移到香港外婆家,然后冒雨登上白云山面见陈炯明痛斥他忘恩负义,要他释放廖仲恺。陈表面同意释放,暗地却派人伺机暗杀廖夫妇,幸有码头工人掩护,他们才平安赴港,同年秋转道上海与孙中山重新会合。

此时,孙中山主张联俄联共,吸收共产党员李大钊参加国民党,还派廖仲恺到日本找苏俄代表越飞会谈,为后来《孙文越飞宣言》和“三大政策”的制定打下基础。

1923年春,滇桂联军把陈炯明逐出广州,孙中山离沪赴粤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廖仲恺被任命为大元帅府财政部长兼广东省省长。当时,省里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困难重重、阻力又大。在廖仲恺十分烦恼时,何香凝鼓励他要振作起来,靠侨胞帮助解决了财政困难。中共领导同志林伯渠送来一批青年干部帮助廖开展工作。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广州城内欢声雷动。廖仲恺为了执行“一大”决议、贯彻“三大政策”,真诚地与共产党人合作,深入农村,支持农民运动。

孙中山、廖仲恺在广州推行“三大政策”使帝国主义十分惊恐,汇丰银行买办、广州商团军总指挥陈廉伯纠集反革命派,阴谋打垮新生的民主革命派。他们购买武器,策划叛乱。廖仲恺得知,派军队扣留军火,同时通缉陈廉伯归案。帝国主义者派出炮舰威胁广州,炮口瞄准河南元帅府大楼。汪精卫、胡汉民吓得要廖向陈廉伯投降,遭到拒绝,于是国民党要人召开会议迫使廖辞职,由胡汉民出任省长。

廖仲恺率全家到黄花岗凭吊七十二烈士,在老战友朱执信墓前,自责他这个生者对许多事无能为力,教育子女不要忘记为了中华民族而牺牲的烈士们。他预感到广州又要流血了。

果然,省长胡汉民取消了对陈廉伯的通缉令,发还了全部武器。就在庆祝双十节那天,商团武装枪杀反对叛乱的工人游行队伍,廖仲恺的秘书也壮烈牺牲。“双十惨案”发生后,孙中山在国民党内成立革命委员会,廖仲恺为全权代表;又命前方的湘粤军回省平定叛乱。在廖仲恺和蒋介石指挥下,一举消灭了商团军,巩固了广州这个唯一的革命据点。

1924年底,应冯玉祥之邀,为宣传国民革命,实现全国和平统一,孙中
山抱病携夫人北上,临行叮嘱廖、胡等人加强广东防务,国共两党要团结合作,革命才能前进。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在北平逝世。廖仲恺号召民众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将国民革命继续下去。不久省港大罢工爆发。廖仲恺坚决和工人群众站在一起,支持和鼓励他们向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帝国主义者和反革命派对他恨之入骨,扬言“要杀廖仲恺”。廖仲恺将生死置之度外,决不屈服。8月20日凌晨,廖驱车上中央党部开会,刚上大门口台阶,便遭枪击,连中三弹,大门外的何香凝跑来,廖仲恺倒在她怀中气绝。

廖仲恺被刺身亡的消息,震惊中外,唁电纷至沓来,广州工农群众、学生、革命知识分子无不沉痛哀悼。参加葬礼的送殡队伍达25万人之众。

【评析与欣赏】

廖仲恺是一位“金山伯”的儿子,在异国土地上于备受欺凌歧视中长大成人。于是,他格外珍爱还是贫弱不堪的中国与中华民族,17岁那年便毅然回国。1905年他有幸结识了孙中山,从此追随孙先生进行国民革命20年,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与密友,亦成为本世纪初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中涌现出的声名显赫的风云人物之一,而令人仰慕不已。周恩来对他革命的一生备加赞扬:“一生苦斗,革命为党,牺牲为国。”廖仲恺的一生就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那段风云际会的峥嵘岁月的个性写照,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人格魅力也为后世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创作空间。由鲁彦周编剧、汤晓丹导演的影片《廖仲恺》舍弃了对人物20年漫长革命生涯的平铺直叙,而以时空顺序浓墨重彩集中笔力描述他生命旅程里最后3年(1922年—1925年)的辉煌经历,使其高尚的精神品格得到最集中最生动的展示。

影片的开篇出手不凡,引人入胜。由于曾深受孙中山信任并委以重任的国民党重臣陈炯明叛变倒戈,使得廖仲恺身陷囹圄。他脚戴镣铐满身伤痕、手扶铁窗、仿佛听到了炮击总统府的隆隆炮声,他神色焦虑忧心如焚影片一开场就把廖仲恺推向国民党将何去何从的矛盾漩涡之中,在动态激变的冲突里展现其丰富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境界,正是这严酷的斗争现实和血的惨痛教训,促使廖仲恺能够默认郑剑对国民党的“不愿与他们为伍”的尖锐批评,与孙中山达成这样的共识:即国民党已失去建党初期的革命锐气,急需补充新鲜血液,改组国民党已势在必行。自此,廖仲恺冒着生命危险两次东渡日本躲过特高科耳目与苏俄代表越飞会谈,鼎力辅助孙中山制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孙中山亲临前线督战之际,他则出任大元帅府财政部部长兼广东省省长、坐镇后方与以胡汉民为首的国民党右翼和反动商团头目陈廉伯展开了不懈的斗争,排除各种阻力改组国民党,促成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影片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各个方面发掘廖仲恺闪光的性格。廖仲恺做了省长后,亲戚来向他要官当,他坚决拒绝,表现出清正廉明不谋私利;会见杨希闵想要收回财权时又显示了据理力争不卑不亢的品性;下令扣留陈廉伯的军械、平息商团叛乱时则又表现出一种运筹帷幄果断干练;而面对敌人的暗杀恫吓,他更露出“生死由它去”的坦然自若。这一切都生动逼真地勾勒出一个精明干练、胸怀坦荡、廉洁奉公、视死如归的革命先驱者的形象。影片开始于廖仲恺被囚、随时都有被陈炯明杀害的危险之中,被营救出狱后依然不断接到各方敌人的威胁恐吓,陈炯明就曾扬言还要打回广州,“若再抓住廖仲恺就不客气了”,而到
剧终时廖仲恺终于还是倒在了敌人暗杀的枪口下。影片自始至终都将主人公置于性命攸关的激烈冲突中去表现他无比坚韧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所以在陈炯明的监狱中他所写的抒怀明志、诀别妻儿的诗词在影片里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是刻写在监狱的墙上:“后事凭君独任劳,莫教辜负女中豪,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屠刀。”第二次出现是在众人都为他的生命安全担忧时,他让儿子背诵《诀别醒儿承儿》:“阿爹苦乐与前同,但欠从前一躯壳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最后一次是当廖仲恺饮弹身亡、何香凝大恸时,画外又响起“我身虽去灵明在”的悲壮歌声。这为主人公辉煌的一生作出了最精彩的注释。

影片在着力表现廖仲恺对国民革命一贯忠诚信仰弥坚的同时,也没有回避他思想的局限性,即一事一时的忧虑与畏难:好容易赶走了陈炯明,却又请来了杨希闵,滇桂军阀独揽财政大权居功要挟,再加上胡汉民诸人的阳奉阴违对抗阻挠改组,使得广东革命政府“要人没人要钱没钱”举步维艰,这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令廖仲恺无限怀念往日在双清楼吟诗作画的生活,想要“天涯历遍,依旧故园心”;对于那攀龙附凤想要鸡犬升天的堂弟,他还是宽容地给了一个小文书,即使堂弟瞧不上眼摔门而出,廖仲恺也只是自嘲地说:“又得罪一个”,一副无奈的口吻。

其次,影片还对廖仲恺独特的秉性气质爱好修养等给予细致的描绘,使这位历史人物的银幕形象更为真实感人更富有艺术张力而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在美国长大的廖仲恺身上带有不可更改的注重仪表喜好整洁的生活习惯,总是西装革履一尘不染、一方白手绢如同装饰一般插在上装衣袋里,无论何时都显得气宇轩昂潇洒倜傥;他爱好养花种草吟诗赋词,虽不会画却格外喜欢对夫人的画品头论足以充内行;他对朋友宽容大度,虽与胡汉民政见不同、针锋相对,却并不影响他们的朋友情谊。影片还以大量细节渲染了廖仲恺对妻子儿女的挚爱之情,向既是妻子又是战友的何香凝吐露肺腑之言,言来语去中的幽默调侃,在百忙中带孩子去买新书包,这些都是主人公亲情的自然流露。于刀光剑影中穿插这些生活轶事,不仅使人物形象富有立体感,也增加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还使影片更富于张弛动静的节奏变化。

何香凝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她生于富豪之家不仅多才多艺还性情豁达刚毅。在女人的脚越小越美的社会风尚里,她晚上偷偷把脚放开,任凭家人打骂哪怕找不到婆家,她硬是成就了一双天足。后来有幸碰上坚决不要小脚的廖仲恺,结为伉俪。廖何几十年患难与共情深意笃,影片中有很多真切的反映:陈炯明叛变,廖仲恺被囚,何香凝立即送儿女到香港,又独闯白云山,大智大勇痛斥粤军忘恩负义:“民国9年,你们在漳州两年多,不是仲恺给你们筹的饷,你们就要困死在福建在座诸位应该也不会忘记,粤军是怎么才有今天的。”当众揭穿陈炯明想要暗害廖仲恺的阴谋,逼陈就范写条子释放廖仲恺。她还起草妇女解放宣言,帮助成立女工合作社,不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影片充分展示了何香凝不让须眉的坚毅个性,还循着这位才女的气质修养,性格逻辑,虚构了一些历史上可能会有的生活细节,对她温柔多情慧明的性格层面进行刻划描述。廖仲恺受到右翼分子的责难而孤掌难鸣,何香凝秉烛画梅到凌晨四点等候丈夫;丈夫因工作阻力心绪消沉时,是她给予鼓励与警策,欣慰于丈夫为国民革命的中流砥柱而深情款款地吻他一下顿时使这一艺术形象活生生地立体化起来。
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成为《廖仲恺》塑造人物的最高目标,即使对于影片中露面一两次的历史人物,举手投足也竭力做到形神兼备决无半点马虎。

《廖仲恺》是一部历史人物众多、事件头绪繁杂、蕴含了丰富历史容量的人物传记片。它既表现了主人公最后3年惊心动魄的战斗生活,又以人带史展示了其间繁复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就使影片的时空跳跃度较大,编导以简洁明了的画外旁白连缀,再辅之以极寻常而朴素的人物行为转换成平行线索的连结方法,使影片中上百次的时空转换脱尽强制之嫌而显得自然质朴明快流畅,颇得记录风格的神韵。其次影片中哀悼孙中山的宏大群众场面被处理成黑白色调,既与人物哀痛悲悼的情绪吻合,使色彩超越了叙事,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同时也产生了再现当时情景的纪录片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

为了更进一步追求再现历史的逼真性,《廖仲恺》讲求实景实地拍摄,真实再现历史人物的生存环境。导演汤晓丹对历史与艺术真实的执著追求与创造,为我国历史人物传记片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汤晓丹:从影50年佳作迭出。《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不夜城》、《红日》、《南昌起义》、《廖仲恺》等著名影片都是他的作品,他特别擅长驾驭重大历史题材拍摄革命历史故事片,艺术风格严谨朴素简洁。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奖,而《廖仲恺》也获得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

(方涛)

为您推荐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科幻电影中的教化者   除了英雄和反派人物之外,在科幻影视作品中还有一类人就是主人公的教化者。充当教化者的人通常德高望重,充满智慧。这位教化者在主人公面临选择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引导..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科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是科幻影视作品中主要刻画的形象。这些英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英雄,他们一开始也是平凡人,有着平凡的外表,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烦恼,为了如何生存而忧虑。例如《变形金刚》中的主..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电影与原着的差异   在小说改编为电影后,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电影,故事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原小说中以酋长作为叙述者,疯人院中每个人的外表、行为和思想,对人物的评价以及心理活动均通过叙述者酋长的角度..

港式电影集真实与演绎为一身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港式电影与大众审美的契合   香港电影中的香港元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影片中的港式动作设计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近几年上映的《叶问》《新少林寺》《杀破狼》等。在这些电影中有完美的港式动作设计,美轮美奂,令人..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价值   原生态民族电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由于其制作的手法和意义,使得原生态民族电影具备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人类学价值,对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进行了大力度的开阔。首先,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得少数..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对电影真实性的思考   “他者”就是指相对于我们来说所存在的不同群体,也就相当于研究者对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进行全面的挖掘和研究,对区别于自身的文化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展示。而原生态民族电影的他者就..